孤立尖牙与单个种植体套筒冠覆盖义齿修复上颌牙列缺损1例
患者,男,76岁,主因上颌局部可摘义齿固位不良、异物感大、咀嚼效奉低就诊。检查可见。口腔卫生较好,上颌仅余A3且冠1/3牙根暴露,II°松动(图1)。
患者曾3次采用卡环式上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均因义齿固位不良,异物感大,咀嚼效率低而失败。同时患者拒绝拔牙,且无法承受多个种植体的修复费用。所以笔者先对A3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和根管治疗,治疗后A3牙周恢复良好,松动度减小到I°以内。根据患者的主观愿望和口腔状况,制定修复计划如下。在B3缺牙区植入ITI种植体1颗,减小A3临床牙冠后作为基牙与种植体联合制作缓冲型套筒冠,采用固定一可摘义齿联合修复上颌牙列缺损。因患者腭咽反射大,异物感大,所以设计中空腭板。
向患者说明义齿修复后可能会出现基牙和种植体松动等并发症导致修复失败。患者表示理解并同意治疗计划。
首先在B3牙槽嵴区植入直径3.75 mm、长度13 mm的ITI种植体1颗;A3同期进行修复前牙周基础治疗和根管治疗;A3与B3种植体制作套筒冠。为了获取A3共同就位道。B3种植体上部采用15°的基台。调整A3和B3种植体角度差异,调磨内冠基台,用硅橡胶取印模,送义齿加工中心制作内外套筒冠及义齿支架。义齿制作完成后,试戴成功,调牙合。
义齿完成后,患者能自如摘戴,开口时义齿不脱位,咀嚼时义齿无松动,异物感小,患者对修复后功能及外观满意(图2~4)。
义齿配带1周后复诊,患者诉义齿咀嚼尚可,因A3和B3两内冠周径相差较大,初摘戴略有不适。口腔检查有咬合高点,再次调牙合,对A3和B3牙龈缘进行清洁,使用派丽奥进行牙周治疗。1个月后复诊,患者诉咀嚼功能满意,固位力较前活动义齿有明显改善,无明显食物嵌塞,口腔检查有咬合高点,再次进行调牙合,使用派丽奥进行牙周治疗。
3个月后复诊,牙周无红肿,A3松动度1°,B3无松动,患者诉摘戴较前次良好,咬合有明显改善。患者体重较修复前增加了4kg,消化不良情况有明显改善。9个月后复诊,牙周无红肿,A3松动度I°,B3无松动,患者诉口内异物感明显减少,食物嵌塞少,套筒冠内外无滞留物。21个月后复诊,牙周无明显红肿,A3松动度I°,B3无松动,义齿固位力较好,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
3讨论
利用孤立的尖牙与单一种植体制作套筒冠覆盖义齿修复上颌牙列缺损,在临床上应用的较少,主要是考虑基牙和种植体数目较少,支持力较弱,长期承担过大的咀嚼力最终可能导致松动甚至脱落。本研究中患者上颌仅余A3,不接受卡环式上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同时拒绝拔牙,且无法承受多个种植体的修复费用。所以笔者根据患者的个人主观愿望和口腔状况尝试利用孤立的尖牙与单一种植体制作套筒冠覆盖义齿修复。
经过临床随访21个月,结果表明:患者能自如摘戴,开口时义齿不脱位,咀嚼时义齿无松动,异物感小,患者对修复后功能及外观均满意。分析原因:可能由于缓冲型套筒冠内外冠之间有一定间隙,A3和B3区种植体受力时一部分咀嚼力被黏膜分担,减轻了基牙和种植体的受力,使牙周和种植体周围得到休息,同时也可部分缓解因天然牙和种植体动度不一致所导致基牙或种植体松动的问题。
据文献报道:套筒冠义齿有利于天然牙和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健康和骨组织的稳定,与文献报道一致。利用孤立的尖牙与单一种植体制作套筒冠覆盖义齿修复牙列缺损与卡环式可摘局部义齿相比有以下优势:可以纠正颌弓关系不协调同时恢复软硬组织的丰满度;利用内外冠精密吻合,固位好,咀嚼效率高,义齿无翘动;基托伸展面积小,佩戴舒服。
与种植套筒冠覆盖义齿相比,采用孤立尖牙与单个种植体支持的套筒冠覆盖义齿所需种植体数目少,费用低。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患者天然牙,经过Ⅲ基牙预备使伸长牙、扭转牙、倾斜牙得到合理纠正,冠根比例得到改善。套筒冠义齿具有牙周夹板作用,所有基牙和种植体被连成一个整体,咀嚼时多个基牙和种植体共同受力,保护基牙牙周和种植体周围组织健康。
本研究中患者A3修复治疗前冠1/3牙根暴露,Ⅱ°松动。修复后,牙周无红肿,松动度减低。采用孤立尖牙与单个种植体支持的套筒冠覆盖义齿设计时还要考虑余留牙和种植体植入部位的协调性。最好在余留尖牙对称的尖牙区。义齿的基托。伸展范围为覆盖牙槽嵴,类似U型,唇颊侧仅需恢复软组织丰满度即可。套筒冠义齿患者可白行摘戴清洗,其内冠为高度抛光,容易清洁。
在义齿佩戴使用过程中,告知患者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和定期牙周维护也是修复成功的关键。套筒冠义齿修复可利用的基牙和种植体数量越多,修复修复效果越好,但利用孤立尖牙与单个种植体支持的套筒冠覆盖义齿只是针对特殊病例进行,可为临床上仅余单个尖牙并要求保留,不能承受卡环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且无法承受多个种植体的修复费用的患者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修复方法。该修复方法的长期临床修复效果应继续追踪和评价。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