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牙齿脱落进入支气管一例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40岁。因乙炔气体爆炸致下颌骨开放性骨折、颜面部多处损伤、右侧股骨粉碎性骨折急诊收入天津市海河医院EJ腔科。既往健康,否认药物过敏史。
口腔颌面检查:面部和口腔内多处撕裂伤, 外伤性Ⅱ度松动,3|2356 缺失。
处理治疗:
入院后清创缝合,患者血氧饱和度降至80%,立即清理呼吸道后血氧饱和度上升至90%。在持续吸氧、吸痰情况下,血氧饱和度在80%一90%之间波动。患者一直躁动不安不能配合其他处理,行气管切开术,持续吸氧,5 L/min。此后2 d内一直给予镇静剂,生命体征尚平稳。入院后3 d患者躁动明显,胸片提示左胸实变。呼吸科会诊建议使用呼吸机。经患者家属同意后上呼吸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吸氧体积分数53%,呼吸频率15次/min,潮气量300 ml/min。入院后4 d患者神志清楚,对提问能点头示意应答,上下肢可活动能定位。将呼吸机模式调为自主呼吸模式,吸氧体积分数降至30%。入院后5 d患者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尚平稳,各项指标正常,试撤机,吸氧3 L/min。数小时后患者突然咳嗽,无明显胸闷憋气,只吸出少量痰液。
心电监护示:脉搏>100次/min,呼吸>25次/min,血氧饱和度一度低于80%,继续吸痰,再次给予呼吸机机械通气,自主呼吸模式,吸氧体积分数40%左右,生命体征逐渐平稳。行气管镜检查,见隆突活动尚可,双侧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双侧支气管可见较多分泌物,经气管镜吸出,以右侧支气管充血水肿明显,于右中支气管开口处可见白色物体暴露,疑似脱落的牙齿。通过调整呼吸机参数和吸痰治疗患者病情较稳定。经气管切开处进入支气管见总导管充血,隆突锐利活动好,左支气管未见异常。右支气管中间段可见异物,经气管镜取出两颗牙齿(图1—7),右上支气管开口处可见异物嵌入气管伴黏膜增生(图8),未能取出。之后患者病情逐渐好转。复查血气分析尚可,撤呼吸机。两次行纤维支气管镜下取异物(牙齿),因周围组织增生未取出。后右侧开胸,上叶支气管切开异物取出术。之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出院。本例患者随访至术后6个月,未见身体不适。
讨论
入院后患者病情反复,时而持续吸氧时而呼吸机辅助通气,但呼吸道异物一直未引起注意,对胸片的异常影像未寻找原因,一直误认为是因肺爆震伤所致,直至气管镜下取出两颗牙齿后病情才趋于稳定并逐渐好转。因为误诊导致病程延长和异物周围组织增生,最终导致开胸取异物。
提示:当爆炸伤引起牙齿缺失、血氧饱和度较低时,应考虑到有异物进入支气管的可能性,及时进行胸片或Cr检查,对异常影像加以详细分析,以避免误诊,给患者造成精神、物质和身体上的伤害。
点评
爆炸伤,尤其是较近距离的爆炸伤多为复合伤,冲击波伤、撞击伤、灼伤、间接伤和异物常可同时作用于伤员,故伤情复杂,救治难度大。本例两颗脱落牙齿误吸进入支气管实为罕见。从救治过程看,应将保证呼吸道通畅放在首位。在上气道打开后仍未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时,就应当考虑下气道的问题。除了异物,常见还有热气体灼伤、化学灼伤等。本例入院3 d才作胸片检查,未发现支气管异物?发现左肺实变还未怀疑肺不张?5 d时发现右支气管异物又延迟5 d才取出?直至不得不开胸取异物,说明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在急诊救治时需要强化整体观念、多科协作观念,提高诊治技术水平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