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源性皮肤窦道
患者男性,53 岁,因颏下正中皮肤窦道反复排脓就诊。患者自述四个月前颏下肿胀,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甲状舌管囊肿继发感染。行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后颏下皮肤持续排脓(图 1),遂来院就诊。
入院后初步考虑窦道由下前牙引起,但是经检查发现下前牙健康。口腔 x 线全景片示左下颌第二磨牙(37)根尖区透射影(图 2)。
窦道造影 x 线检查发现窦道起于 37 根尖区,37 舌侧骨吸收(图 3)。
经问诊患者述左下后牙有咬合痛史,未经治疗,一周后疼痛自行消失。进一步检查发现 37 严重松动,牙髓热诊及电活力检查无反应。根据患者病史及检查诊断为 37 根尖周炎引起的颏下皮肤窦道。
根据患者病情采取合适治疗措施:拔除 37,搔刮牙槽窝,去除肉芽组织,从口外一并切除部分窦道。病理检查结果示:窦道衬里为肉芽组织,未发现上皮组织(图 4)。
随访观察,三月后窦道完全愈合,颏下皮肤仅留一小疤痕(图 5)。
图 1:患者 CT 影像及临床检查
图 2:患者口腔全景 x 线片
图 3:窦道造影及三维重建
图 4:病理检查
图 5:术后三个月复诊,窦道愈合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