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牙周炎腭侧增生牙龈切除整形术1例
病人女,20岁,上颌腭侧磨牙区龈增生2年。
临床检查:口腔卫生差,龈上结石++,龈下结石+;26缺失,上颌磨牙区腭侧牙龈增生明显,探诊出血,牙周电子探针检查(图1)示:上颌磨牙区牙周袋4~8 mm。
治疗计划:1)全口龈上下洁治术;2)行上颌磨牙区翻瓣+腭侧增生牙龈切除整形术;3)术中同期拔除18、28。
治疗过程:局麻下自25远中至27距龈缘2 mm处做环形内斜切口,去除环形领圈后翻瓣,刮除根周牙结石、肉芽组织,削减腭侧牙龈内壁增生组织,修整牙槽骨,使牙龈形成较薄外形,使之能够更好地与牙根面贴附形成新附着,冲洗,缝合,置牙周塞治剂,1周后拆除创口缝线,右侧增生牙龈以同样方式治疗(图2)。术中同期拔除18、28。
术后1个月,腭侧牙龈已恢复生理外形,效果满意(图3)。因术后4~5周才能形成新的结合上皮,以半桥粒体和基底板的方式与牙面牢固地结合,此后结缔组织仍在不断地改建和修复,组织学上的完全愈合需6~7周,所以暂时不行牙周探针检查。
经过治疗,病人局部牙周炎症得以控制,且腭侧增生牙龈恢复了正常的生理状态。本病例提示,慢性牙周炎的治疗,在去除根面菌斑,平整根面,修整牙槽骨时,应尽量彻底消除袋内炎症,同时不能忽略牙龈生理状态的恢复。
正常的牙龈外形有利于口腔卫生的保持,提高牙齿的自洁功能,从而协助巩固牙周炎治疗的临床疗效;同时,牙龈外形美也是医学美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牙周病综合治疗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