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拔除近中阻生下颌第三磨牙
男,30岁,主诉,左下后牙牙龈反复肿胀、疼痛1年,发作时常伴开口受限,发热,口服抗生素有效,无口腔不良习惯史,全身状况良好。
检查:面部对称,开口度 40 mm,双侧关节区无压痛,口内可见38牙冠部分萌出,周围龈瓣略红肿37无松动28伸长,咬合关系尚可,全景片显示38近中中位阻生,Pell-Gregory 下颌支分类Ⅱ类 Pell-Gregory 平面分类B类,牙根已完全形成,与下颌神经管关系密切,锥形束CT(cone-beamCT CBCT)显示38近中倾斜,牙根舌侧压迫下牙槽神经管,神经管轻度变形。
治疗过程:拔除28为38向牵引提供空间,支抗装置33-36粘结托槽,弯制片断弓连接以加强支抗,直立第三磨牙装置,使用0.018×0.025 英寸的不锈钢正畸方丝弯制一不等臂U形,曲直径大小以略小于第三磨牙颊舌径为宜,将U形曲较短的一端从第二、第三磨牙之间的颊侧邻间隙进入两牙接触点下方,较长的一端向近中弯曲,结扎于支抗牙(图1)。弯曲的方丝对第三磨牙产生向后上直立的力,逐渐竖直患牙。加力时,只需将U形曲长端向牙合向弯折后再结扎即可。
治疗后定期复诊,拍摄全景片,观察患牙的位置及与下牙槽神经管的关系。
正畸牵引治疗1个月后38略直立;2.5个月后,患牙明显直立并向远中移动;5个月后38近中牙冠位于右下第二磨牙颊侧远中,牙冠直立,松动I度(图2)。全景片示38完全直立并向远中、牙合向移动(图3),CBCT显示38舌侧与下颌神经管轻接触,神经管完整、连续(图4)。拆除牵引装置后,常规局麻下拔除38,手术顺利,手术时间约5 min。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