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病例 > 口腔上颌窦瘘

口腔上颌窦瘘

2015/11/5 16:22:03    收藏:0    评论:0
字体大小: - +

【主诉】
左上颌磨牙区溃烂4个月
【病例摘要】
男,67岁,已婚,患者因左上颌磨牙区溃烂,4月未愈,由当地医院病检为慢性炎症,于同年7月13日入院。诊断为左侧牙源性上颌窦炎,于同年7月25日在全麻下行病牙拔除和左上颌窦根治术。术后遗留口上颌窦瘘。同年11月7日再次入院,在局麻下行口上颌窦瘘修补术,同时拔除,术后伤口愈合。出院后2周牙槽部又出现口上颌窦瘘,且出现左面眶下部疼痛和皮肤麻木感。经当地医院用一般消炎药物治疗无效,于本月12日经门诊入院。
【既往史】
平素身体健康,否认曾患急慢性传染病史。
【过敏史】

【家族史】
家族中无癌症、糖尿病和结核病史。父母双亡(病因不详),其妻及子女均健在。
【体格检查】
体温37℃,脉搏76/min,呼吸20/min,血压20/18kPa,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自动体位,表情安静,神志言语清晰,检查合作。肤色正常,无黄染及紫癜。全身表浅淋巴结肿大。头颅发育无异常,毛发分布均匀,两眼瞳孔等大,对光反应存在。外耳道无脓性分泌物,双耳听力明显减退,右耳更为明显。乳突无压痛,鼻腔无阻塞。左上颌窦区有明显压痛,咽部不充血,扁桃体不肿大。口腔颌面风专科情况。颈软,活动不受限,甲状腺不肿大,气管居中。腹式呼吸,两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及胸膜摩擦音。腹部柔软平坦,无压痛。肝脾未触及,外阴及肛门未见异常。肋脊角无叩击痛,两足趾间皮肤有轻度鳞屑。膝腱、跟腱反射正常,巴彬斯奇征、克尼格征均阴性。
【口腔颌面外科情况】
面颌部两侧未见明显畸形。位于左侧上颌窦区有明显压痛,眶下区皮肤轻度麻木感。口内粘膜正常,牙缺生,该区牙槽嵴明显萎缩,相当于78处颊沟可见约2.5×0.5cm长条形瘘口,内有淡黄色分泌物溢出,无脓血,亦无恶臭。瘘口内未见有肉芽组织。余牙未有龋坏,咬合关系正常。张口度正常口,开闭自如,不受限制,下颌关节无弹响。
【检验及其他检查】
血、尿、粪常规检查无特殊。
红血球沉降率33mm/hr。
肝、肾功能检查属正常范围,肝炎免疫检查均属阴性。
骨髓检查为大致正常骨髓象。
瘘口内搔刮的组织细胞学检查(共二次)均未查见癌细胞,可见少量梭形异形细胞。
胸片见右上肺有小结节状密度增高阴影,提示右上肺结核灶。上颌瓦氏位显示双侧上颌窦透亮度减低,额窦及筛窦未见异常。颅底位未见异常。
头颅CT检查:显示左上颌窦后壁缺如,翼腭窝内有新生物占位病变。
心电图检查,呈窦性心律伴多发房早,个别二次连发。电轴左偏。完全性右束支及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初步诊断】
1.口腔上颌窦瘘,术后,左侧
2.慢性上颌窦炎,合并肉芽肿形成,左侧
3.缺牙
4.足癣,双侧
【手术经过】
仰卧位,肩下垫高,头略后仰,常规消毒覆巾,咽腔塞布。左大腿供皮区常规消毒。采用上颌骨传统切口,行左上颌骨次全截除术与翼腭窝肿瘤根治性摘除术。术中见上颌窦前壁及后壁骨质破坏,窦腔内充满肉芽组织,有少许脓性分泌物。刮除窦腔内肉芽组织,见窦腔顶壁骨质亦破坏,病变组织与眶下神经粘连,但可以分离,眶下神经暴露约1.5cm,水肿不明显。左上颌窦后外壁见有瘤样组织向翼腭窝延伸,肿瘤组织无明显包膜与周围组织粘连,质较脆,出血较少,粘连不明显,可行分离。肿瘤病变侵袭范围:上自眶底眶下孔;下由颧弓下方、翼内板达上颌结节 ;外至上颌骨颧突;外下后至翼内、外板;内至上鼻甲及腭部粘膜。筛窦粘膜光滑,未见肿瘤侵及。肿瘤与上颌骨截除后创面,由左大腿供皮区取中厚皮片植皮,打包加压固定。术中输血800ml。手术历时5h ,经过顺利。切除肿瘤组织送病理检查。
【最后诊断】
1.口腔上颌窦瘘(术后)左侧
2.翼腭窝侵袭性纤维瘤样病变
3.缺牙
4.肺结核,右上
5.足癣,双侧

我也来说两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茄子口腔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请 登录注册
评论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Sorry,评论加载失败啦~~~
抢沙发,抢沙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