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病例 > 低牙合龈距离下颌第一磨牙,如何修复?

低牙合龈距离下颌第一磨牙,如何修复?

2016/1/11 11:04:21    收藏:0    评论:0
字体大小: - +

例1 患者,女,58岁,因右下后牙疼痛就诊,于口腔内科治疗后转诊修复科,要求修复右下后牙。
 
口腔检查:6牙合面白色暂封物完好,叩(-)、松(-),剩余牙冠齐龈,牙合龈距离短,与对牙合牙距离约2 mm,髓室高度约0.5 mm,X线片显示患牙3个根管已行完善根管治疗。
 
诊断:6牙体缺损。
 
治疗过程:去除暂封材料,按照金属冠要求进行牙体预备,用机用P形扩大钻由细到粗去除根充材料并扩大根管,2个近中根尽量平行,无需预备过深,因根分叉较大,预备的根管过长不易形成共同就为道。
 
远中根为分体部分,其预备后要求根尖部保留3~5 mm封闭区。排龈后,用硅橡胶印模材料制取颈缘及根管精密印模,并取咬合记录,送加工厂制作(图1)。1周后,修复体试戴边缘密合、咬合及邻接合适,用帕娜碧亚-F树脂水门汀粘固,未完全固化时去除多余粘接剂。
例2 患者,男,16岁,要求修复右下后牙。
 
口腔检查:6牙合面充填物部分脱落,叩(-)、松(-),牙冠较短,约3.5 mm,髓室高度约0.5 mm,X线片显示患牙4个根管,且已行完善根管治疗。
 
诊断:6牙体缺损。
 
治疗过程:去除暂封材料,按照金属冠要求进行牙体预备,用机用P形扩大钻由细到粗去除根充材料并扩大根管,2个近中根及远中舌根尽量平行,无需预备过深,因根分叉较大,过长不易形成共同就为道。
 
远中颊根为分体部分,预备后要求根尖部保留3~5 mm封闭区。排龈后,用硅橡胶印模材制取颈缘及根管精密印模并取咬合记录,送加工厂制作。1周后,修复体试戴边缘密合、邻接合适,咬合略高,经调牙合、抛光后用帕娜碧亚-F树脂水门汀粘固,未完全固化时去除多余粘接剂。
 
2 讨论
 
由于龋齿、磨耗等原因,造成下颌第一恒磨牙临床牙冠短小的情况在临床上很常见,这给修复体的固位带来很大的困难。理论上牙合龈距离(OC)与固位力大小成正比,Parker等计算得出在临床操作能达到的预备体聚合度范围内,4 mm是推荐的最小OC值,OC值小于该值的牙齿需要增加辅助固位形才能保证全冠修复体的固位。
 
磨牙髓室呈立方形,临床上较常见的辅助固位形是利用髓室来增强固位。然而,恒牙萌出后的髓腔会因继发性牙本质的形成而逐渐缩小,这样对于低!龈距离并且年龄较大的患者,利用髓室增强固位也比较困难。
 
笔者针对这样的患者尝试采用分体桩冠的方法进行修复,这种方法集合了分体桩及利用髓室固位的嵌体冠的优点,不受共同就位道的限制,保证了桩的长度,能够取得良好的固位。另外,因树脂水门汀溶解性小,体积稳定,强度高,边缘封闭性好,选用树脂水门汀对修复体进行粘固,也得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以上2个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复查均感觉良好,牙周健康,能够正常行使功能。

我也来说两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茄子口腔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请 登录注册
评论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Sorry,评论加载失败啦~~~
抢沙发,抢沙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