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扩弓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例
1.1 资料
患儿,男,12 岁,因开唇露齿、夜间打鼾就诊。现病史:患儿4岁时因腺样体肥大,伴发张口呼吸、夜间睡眠时打鼾,于外院行腺样体摘除术,但口呼吸习惯一直未改变。近期家长发现患儿牙列拥挤、开唇露齿影响美观,同时打鼾现象逐渐加重,前来就诊。
1.2 临床检查
上颌牙弓狭窄明显,牙列拥挤,腭盖高拱,开唇露齿。无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分泌性中耳炎等耳鼻喉科疾病。多导睡眠监测仪检查结果显示:呼吸紊乱指数(AHI)20次/h,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为82%,诊断为阻塞型OSAS。
1.3 治疗方法
选用丹特仑公司生产的快速螺旋扩弓器,在工作模上于64 46 处分别弯制固位卡环,在5 和5 连线与腭中线的相交位置放置螺旋扩大器,通过上颌基托将卡环及扩弓器连成整体,双侧基托分离。每日旋转螺簧2 次,每次1/4 圈,早晚各一次,并嘱注意口腔卫生,扩弓后保持10 个月。在治疗前后分别做多导睡眠监测仪检查,检测AHI和LSaO2。扩弓结束后进行正畸治疗。
1.4 治疗结果
患儿睡眠改善,打鼾减轻,多导睡眠监测结果显示AHI 和LSaO2 改善,具体结果见表1。
2 讨 论
鼾症和OSAS 发生的病理机制在于睡眠时咽气道的阻塞、塌陷。阻塞的部位可以在鼻咽部、口咽部或喉咽部,80%以上的患者为口咽和喉咽部的联合阻塞。目前,腺样体和扁桃腺切除术对大多数鼾症和OSAS 患儿是“一线”治疗方法,但对于由于其它因素引起的鼾症及OSAS,单纯依靠这两种方法是无法解决的。
长期口呼吸会对牙弓形态和颅面部的发育产生影响,可以引起上颌基骨、牙弓的不利改变,造成口腔畸形,表现为伴有高腭穹的上颌牙弓狭窄。口呼吸还会引起上气道塌陷,上气道的稳定性下降,上气道阻力上升,进而引起某些鼻部形态和功能的改变,如骨性鼻咽舌咽部的最小距离明显减小,鼻腔狭窄,导致鼻阻力大、鼻通气下降,进而引发鼾症或OSAS。
经研究表明OSAS 患者存在ANB 角大,颌凸角大,具有安氏II类骨型的趋势,导致气道狭窄,是OSAS 结构性致病因素。因此,对于有张口呼吸习惯的人,应恢复鼻通气,以免病情加重。RME 作为生长发育期牙弓狭窄的治疗方法得到广泛应用,其主要目的是解除上牙弓横向不足。由于RME 打开腭中缝的同时可引起鼻腔宽度增加,腭穹窿下降进而降低鼻通气阻力,改善呼吸功能。有学者强调:通过RME 的作用,增大了咽腔的三维宽度,舌重新定位,改善了鼻通气、鼻咽功能,减少了鼻咽和呼吸疾病的发生,使得OSAS 患者的病情明显改。本病例的患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快速扩弓后的稳定效果仍需要长期观察。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