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错(牙合)矫治一例
男,12岁,1997年10月出生。
主诉 上前牙前突,小下颌。
临床检查 侧貌突,下颌后缩;有咬下唇不良习惯,上下唇不能自然闭合,开唇露齿,闭合时上唇紧张,覆盖下唇;面部对称,面下三分之一略短;恒牙(牙合),磨牙及尖牙均为远中关系;前牙深覆(牙合)Ⅲ°,深覆盖10mm;上牙列不拥挤,下牙列拥挤5mm;上下颌中线正;下颌无移位,开闭口运动无异常,双侧耳屏前无压痛、无弹响。
治疗前X线片及分析
全口曲面断层片(图2):18、28,38,48未萌。
头影测量分析:ANB角及WITS值较大,SNB较小,说明患者为Ⅱ类骨性畸形,同时提示患者下颌发育不足;MP-SN和MP-FH角较小,表明低角;U1-PP略大,表明上前牙唇倾。
诊断概要
Ⅱ类颌骨畸形伴下颌后缩,安氏Ⅱ类错(牙合);侧貌略突;前牙深覆(牙合)Ⅲ°,前牙深覆盖10mm,下牙列拥挤5mm,患者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
问题列表
①骨性Ⅱ类,下颌后缩;②低角骨面型,面下三分之一略短;③面部不协调;覆盖下唇;④前牙深覆(牙合)Ⅲ°,深覆盖10mm;⑤下牙列中度拥挤。
治疗目标
①解除拥挤;②矫正下颌后缩,协调软组织侧貌;③调整磨牙及尖牙关系到中性;④恢复正常的覆(牙合)、覆盖;⑤纠正不良习惯。
治疗设计
治疗前准备 对患者进行口腔卫生宣教。
不拔牙矫治 直丝弓矫治技术排齐上下牙列;Forsus矫治器前导下颌,建立中性(牙合)关系;恢复正常的覆(牙合)、覆盖关系,使面部软组织协调。
保持 治疗结束后,患者全天戴用可摘式Hawley保持器,为期12个月;之后每天晚上佩戴,观察第三磨牙萌出。
对稳定性的预测 患者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有较大的生长潜力,借助生长可使下颌前移相对比较稳定;治疗后患者磨牙尖窝交错关系的建立及咬合的稳定是日后稳定的保障。
治疗设计的合理性
此病例为严重的Ⅱ类骨型,患者为12岁男孩,从头颅定位侧位片颈椎显示患者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生长潜力大,生长改良治疗应为最佳方案。
Forsus功能矫治器对上前牙具有内收作用,通过上唇后移,可使鼻唇角增大,上唇角减小,上下唇凸度减小;同时,Forsus矫治器能够促进下颌的生长,协调鼻、唇、颏关系,改善Ⅱ类面型的软组织侧貌。
对治疗过程及预后评价
患者侧貌的改变主要是因为上切牙的舌向移动和下颌向前的生长,协调了鼻、唇、颏关系。获得了中性咬合关系,前牙覆盖从10mm减至2mm,前牙覆(牙合)正常。下切牙略唇倾,下切牙牙根有极少量的吸收。
正畸治疗结束时,患者已14岁,其生长发育潜力已很小,所以治疗结束后的面型和咬合关系不会出现明显的变化。
治疗后X线片及分析
头影测量分析 ANB角及WITS值减小,SNB增大,说明患者下颌骨的生长受到促进,Ⅱ类骨性畸形得到改善;MP-SN和MP-FH角基本不变,表明面部生长型基本不变;U1-PP的减少表明上前牙舌向移动;L1-MP增加,表明下前牙发生唇向移动。
此病例来源李洪发,供大家参考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