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洛西林钠致口腔多发性血疱1例
患者,女,62岁,因于静脉滴注美洛西林钠而发生口腔血疱1日于2007年12月12日收入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黏膜科治疗。患者1周前因患肺炎入住当地医院,全血图检查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明显升高,血小板计数正常,后输注头孢菌素(药名、用量不详),但效果不佳,青霉素钠皮试阴性,于是改用美洛西林钠,静脉滴注5%葡萄糖150 mL加美洛西林钠3 g,每日2次,连用3 d,未见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呼吸道症状减轻。第4天,患者咳出鲜红血痰,继之间断咯鲜血,每次20~50 mL,立即停用美洛西林钠,予以止血敏治疗。次日上午咯血停止,但发现患者口腔出现血疱,于当日转入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黏膜科就诊。系统疾病史:脑血管硬化,供血不足。药物史:曾有使用青霉素、头孢类抗菌素史,无美洛西林钠使用史,无药物过敏史。一般情况:患者神清合作,无咳嗽,无咯血,皮肤无紫色淤点和淤斑。全血图检查:血红蛋白107 g/L,血小板计数3×109/L,凝血酶原时间12.4 s。专科检查:左颊后部可见大面积多发性血疱,直径约2 cm,局部有破溃渗血,颊脂垫尖区组织水肿;左侧舌根部血疱破裂,可见残留疱壁;左舌缘后部完整血疱,直径1 cm,质地中等;右上牙龈、左颊黏膜近口角区可见出血淤斑
由此诊断为口腔多发性血疱(药物相关性?)。
鉴于患者血小板过低,可能出现继发性颅内和内脏出血的并发症,转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科住院治疗。住院复查:血红蛋白99 g/L,血小板计数15×109/L,凝血酶时间23.7 s,尿检红细胞计数250(5+)/μL细胞,肝肾功正常;骨髓穿刺检查: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生成血小板差,散在血小板少见。胸部CT检查显示右肺下叶炎症体征,右肺上叶肺泡内积血或早期肺炎体征。其余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血液科诊断:1)药物性血小板减少症(美洛西林钠相关性);2)右肺叶肺炎。予以皮质激素、成分输血和苯唑西林钠抗感染治疗,2周后复查血红蛋白118 g/L,血小板计数 145×109/L,患者遂出院来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黏膜科复查,见口腔黏膜病损消失,左颊黏膜后部少许色素沉着,追踪复查无异常。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