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拔牙矫治安氏Ⅱ类成人患者1例
【主诉】
要求隐形矫治牙齿不齐。
【检查】
面部对称,唇闭合不全,软组织侧貌突。恒牙列,28萌出,38近中阻生。右侧磨牙中性偏远中关系,左侧磨牙远中尖对尖关系。拥挤度:上颌4.5 mm,下颌9.5 mm。前牙深覆牙合Ⅱ度,覆盖5 mm,上中线偏右2 mm。牙周状况良好(见图1)。开口度及开口型正常,左侧颞下颌关节张闭口有弹响。曲面断层片显示45牙根内吸收,余牙牙根发育正常。18未完全萌出,48近中阻生。头颅侧位定位片分析显示,下颌后缩,上、下切牙唇倾(图1)。
【诊断】
1.牙型:安氏Ⅱ类1分类;
2.骨型:下颌后缩;
3.面型:凸面型。
【治疗】
矫治计划
1.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2.拔除14、24、35、45,远移尖牙,排齐牙列;
3.内收前牙,调整上中线,建立正常覆牙合覆盖;
4.后期近中移动后牙关闭余隙,建立磨牙中性关系。
矫治过程
患者要求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能够接受必要时采用局部固定矫治方法控制牙齿移动。
1.制作上、下颌压膜保持器,分期拔除14、24、35、45。
2.取全口硅橡胶印模及咬合记录。隐形矫治设计及矫治器由时代天使公司完成,加工期间要求患者全天戴用保持器。
3.嘱患者除进食及刷牙外,全天戴用,每天至少戴用20小时。保证矫治器与附件、矫治器与牙齿完全贴合,每两周自行更换下一步矫治器。至少每2个月复诊一次。
4.第21步矫治器戴完,前牙内收到位,追加设计近移后牙关闭剩余间隙。追加设计下颌至26步。戴完后发现下前牙散在间隙(图2~3)。追加设计,关闭下前牙散隙。
5.第29步矫治器戴完,前牙间隙关闭,尖牙呈中性关系。磨除附件,重新取硅橡胶印模,设计近移上、下后牙。重新粘接17、27、37、47、16、26、36、46、13、23、33、43附件(图4)。
6.二次设计第12步戴完,下前牙有小间隙,前牙覆牙合加深,36略近中倾斜。追加设计压低下前牙,继续近移后牙。
7.二次设计矫治器戴到上颌20步,下颌22步时,11与12间隙0.2mm,前牙区早接触。调牙合,追加设计将11牙轴向远中倾斜。
8.二次设计矫治器戴到上颌22步,下颌26步矫治器。间隙关闭,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尖牙、磨牙呈中性关系,患者满意,磨除附件,取模制作压膜保持器保持。
矫治结果
主动治疗时间30个月,共戴用矫治器上颌51步、下颌55步,患者牙齿排齐,间隙关闭,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36略近中倾斜,尖牙、磨牙呈中性关系,治疗后尖牙间宽度上颌增加2.5mm,下颌增加4.5mm。磨牙间宽度上颌增加0.5mm,下颌增加1.5mm。软组织侧貌改善。曲面断层片显示牙根尖周组织健康。见图5。X线头影测量结果显示,上下切牙唇倾度减小(表1),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重叠图显示,上、下前牙内收,磨牙近移。1年后复查,保持效果良好。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