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部分前牙缺损,如何修复?
1.1临床检查
患者女,55岁,4个单位烤瓷桥(22为基牙)折裂,如图1所示。治疗计划为拔除基牙,牙槽骨增量后种植22。
1.2牙槽骨增量手术
拔除22后,用冻干的异体骨(FDBA,Edison,NJ,美国)和Bio-Mend延展膜进行GBR手术,松弛骨膜后用4.0聚丙烯缝线缝合关闭窗口,手术部位愈合正常,但GBR手术10个月后CT发现牙槽骨宽度不足。于是用钛网(KLSManin,Jacksonville,Fla,美国)结合FDBA和人骨形成蛋白2(Infuse@Medtronic,Minneapolis,Minn,美国)对2和2两个部位进行第二次骨增量手术。从4到4行牙间水平切口,无牙区在牙槽嵴顶处行水平切口,并在5和5处行垂直切口,翻开全厚瓣暴露锐利的牙槽骨。
用2号球钻在受区的颊侧打孔,修整钛网并成型,以便为2至2无牙区的骨增量获得足够的空间。如图2所示,钛网被弯成拱形,用牙周探针测量从钛网到受区表面有4~5 mm的空间(图2a~b)。按说明书将人骨形成蛋白解冻与FDBA混合后植入到钛网下,用螺丝将钛网与颊侧牙槽骨和牙槽嵴顶固定(图2c~d)。通过骨膜水平减张切口,用5.0丙纶缝线和5.0含铬肠线无张力缝合。
1.3种植体植入
在骨增量8个月后开始植入种植体,从4到4牙间水平切口,无牙区在牙槽嵴顶处行水平切口,并在5和5行垂直切口,翻起全厚瓣去除钛网,在2 2处可见明显的牙槽骨厚度增加,在2 2处打孔,植入2枚4.3mm×13.0mm的种植体(Nobel Replace Tapered Groovy implants,Nobel Biocare,瑞士)。见图3~4。全厚瓣用5.0丙纶缝线和5.0含铬肠线缝合。
1.4修复
种植体植入后4个月将最终的全瓷冠戴入,完成修复(图5)。追踪2年,无种植体失败发生的迹象。
2讨论
对于口腔科医生来说,上前牙缺失的修复很难达到令人满意的美学效果,尤其是当前牙种植区牙槽骨骨量不足时,修复后的美学效果更差。本文介绍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即用钛网结合异体骨移植和人骨形成蛋白使得牙槽骨增量,从而在种植体植入前重建缺损的牙槽骨,其效果优于一些常用的方法,如自体骨移植加屏障膜。研究表明,钛网能够与移植物相结合以增加局部牙槽骨的量。
钛是一种惰性金属,贮藏时间长,可在临床中应用。钛网可高温消毒,因此可循环使用。钛网的作用是稳定移植材料、创造足够的空间并且能够起到屏障膜的作用引导骨再生,然而其最重要的优点是具有抗弹性形变的能力。一旦被塑型,就会稳定在这个形态(如图2),这一特点使得钛网能够创造比其他屏障膜更大的空间。钛网不可吸收,因此它能够为移植物的长入提供足够的空间。
需要注意的是,在放入移植材料前要用球钻将受区的骨皮质去除,以利于移植部位骨祖细胞的进入,但关于去除骨皮质是否能够提高骨增量效果的报道尚有争议。在这个病例中,我们采用异体骨移植和人骨形成蛋白相结合的方法。与自体骨相比,异体骨的成骨能力有限,但异体骨容易获得,不用通过手术来获得骨,从而减少手术时间和创伤的范围。
有研究表明,人骨形成蛋白在GBR手术中能够提高骨形成,因此,异体骨移植和人骨形成蛋白相结合的方法为患者提供了除自体骨移植以外的另一个选择。综上所述,我们汇报了1例用钛网结合异体骨移植材料和人骨形成蛋白在种植体植入前修复上前牙区部分牙缺失部位的牙槽骨缺损的成功病例。结果表明,钛网能够为移植材料的结合提供和保持足够的颊舌向空间。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