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颌第一前磨牙多根并多根管1例
患者,女,19岁。因牙齿不齐要求矫正,于2013年9月3日来本院口腔科就诊。行常规术前CBCT(Cone-beam computer tomography)检查,垂直于牙长轴横断面CBCT影像显示: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为独立3根并3根管,由近、远中颊根及腭根组成;右侧下颌第一前磨牙为融合3根并3根管,由颊侧至舌侧依次排列组成;左侧下颌第一前磨牙为独立2根并2根管,由颊、舌根组成,见图1。
正畸治疗设计为减数双侧上下颌第一前磨牙后进行固定矫治。拔牙术中上述牙齿均脱位困难,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发生断根后分别拔除。术后观察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为独立3根、右侧下颌第一前磨牙为融合3根、左侧下颌第一前磨牙为独立2根,形态、分布与CBCT影像所示一致,见图2。
上述离体牙经探查根管及X线诊断丝根尖片证实为: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及右侧下颌第一前磨牙3根管;左侧下颌第一前磨牙2根管,见图3。
2 讨论
准确认识根管系统解剖形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是成功进行根管治疗的关键。第一前磨牙牙根及根管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从而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操作中应提高警惕并关注根管形态和数目的变异。樊明文在其主编的《牙体牙髓病学》中指出上颌第一前磨牙根管变异较复杂,约2.4%为3根管;下颌第一前磨牙约25%为2根管,未提及3根管情况。朱笑菲等对上颌第一前磨牙牙根及根管形态进行了文献回顾,发现1.66%~6%上颌第一前磨牙具有3个根管,而3个牙根的发生率为3.3%~6%。Clegborn等对下颌第一前磨牙牙根及根管形态进行了文献回顾,发现1.8%存在2根,0.2%存在3根;24.2%存在2个或2个以上的根管。
虽然常规术前X线根尖片可以发现一些根管变异,但受制于低图像分辨率和组织结构重叠的固有局限性,常发生根管漏诊漏治。而螺旋CT、CBCT等三维影像技术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并且能够三维显示牙根及根管的数目及形态,从而进行精确的诊断分析,尤其是专为颅颌面设计的CBCT更具有低辐射量、扫描时间短、操作简便等临床优势。近年来,许多国内外学者对CBCT应用于复杂根管治疗方面进行了研究,发现在确定根管数目及形态时CBCT具有明显优势。
本例中所述的第一前磨牙在根管形态、长度方面均无明显异常,可进行常规的根管治疗。本病例提示了第一前磨牙根管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进行根管治疗时应考虑多根并多根管的可能。
本病例进一步揭示了三维影像诊断技术在口腔临床诊疗中的重要性,在复杂根管治疗中拍摄CBCT并仔细阅读,能够准确提供根管的数目、形态等重要信息,对于临床诊疗起到更佳的辅助诊断作用,更好地避免误诊、漏诊和诊疗操作失败。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