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资料
16例患者,男12例,女4例;年龄50~76岁,无严重全身性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牙位:16为4例,17为3例,26为2例,27为5例,46为2例,均为单个牙发病,Ⅱ度龋3例,楔形缺损2例,创伤牙 合1例。
本组病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自发性牙痛,阵发性加剧,遇冷热刺激时可诱发难以忍受的疼痛;牙龈红、肿、痛,牙周袋3~5mm,邻牙牙周正常。龈沟内分泌物增加12例,颊侧牙龈窦道3例,腭侧牙龈脓肿2例,牙齿Ⅱ度松动11例,Ⅲ度松动5例,牙髓坏死4例,伴有全身不适、低烧2例。x线牙片显示,牙周膜增厚,根尖周有稀疏区,有的已扩展到牙槽骨嵴,个别病例牙槽骨吸收达2/3根长。 治疗
根据患者情况选用有效可靠的抗生素,口服或肌肉注射。患牙用20g/l普鲁卡因或20g/l利多卡因4ml作传导阻滞麻醉,从牙 合面开髓,切除冠髓,尽可能抽出根髓,充分引流,冲洗出脓血分泌物,用樟脑酚或fc合剂处理牙髓残留断面,视牙髓活力决定是否放置失活剂。磨改牙体,消除创伤牙 合,视患者年龄和牙齿松动情况减少1/3临床牙冠体积或降低1mm。对牙周袋或骨内袋则u型切除深袋的颊或腭侧牙龈,直达牙周袋底部,刮除牙周袋或骨内袋的肉芽等炎症组织和龈下牙石,然后用生理盐水或30ml/l过氧化氢液冲洗清洁,棉球压迫止血数分钟,待伤口无明显出血时,用塞治剂覆盖伤口,防止术后感染和减少出血,对牙齿Ⅲ度松动者,用牙周塞治剂从健侧粘贴起到临时夹板的作用。术后3d复诊,取出塞治剂清洗伤口,再根据情况更换塞治剂或涂布台氏液。待炎症消退后依根管扩大情况作根管充填11例,干髓治疗5例,并在干髓剂中添加1/3碘仿粉剂,以增加抗菌防腐效果。
3 结果
治疗后本组患者疼痛症状均消失,炎症消退,牙齿松动度有不同程度减轻,恢复部分功能。除1例半年后因咬硬物复发而拔除患牙外,其余15例经过2~5年随访观察,情况稳定,未复发。
4 讨论
随着人均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群的增加,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因此,研究中老年人口腔疾病的发病规律和特点,加强预防措施,采取有效可靠的综合治疗方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治疗,要尽可能地查明病变来源,同时要根据患者自觉症状,例如有明显疼痛症状者,首先应消除疼痛。暂时不能明确病变来源者,可先进行牙髓治疗,观察一段时间后,再考虑作牙周治疗。如已明确由牙周病引起者,则应进行牙髓和牙周治疗。
适当磨改牙冠外形,减少临床牙冠的体积,缩小咬合接触面,甚至使患牙脱离接触,减轻负荷,有利于牙周、根尖周炎症的消退。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