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病例 > 无托槽隐形矫治病例 青少年深覆(牙合)深覆盖患者的矫治

无托槽隐形矫治病例 青少年深覆(牙合)深覆盖患者的矫治

2016/2/19 11:20:00    收藏:0    评论:0
字体大小: - +

患者女,13岁,主诉为“龅牙”。
半年前曾在外院接受唇侧固定矫治,然而因无法忍受托槽及弓丝对口腔黏膜的刺激,故粘接托槽1天后即将托槽全部去除,放弃矫治。进而来我院要求接受无托槽隐形矫治。
 临床检查及诊断
口外检查:Ⅰ类骨面型,上唇略前突,颏唇沟明显,面部基本对称。
口内检查:口腔卫生差,上下前牙存在釉质脱矿;恒牙列,右侧磨牙关系为远中,左侧磨牙关系为中性;前牙Ⅰ度深覆(牙合),覆盖11mm;上颌中线与面中线一致,下颌中线左偏1mm;上颌“V”型牙弓,上前牙存在0.5~1mm散隙;下颌前牙区拥挤3mm;左侧尖牙区反。
诊断: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
 矫治设计
 ①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隐适美矫治器)。
②上颌扩弓,解除右侧尖牙区反(牙合),并内收上前牙,关闭散隙。
 ③唇倾下前牙排齐牙列。
④压低下前牙打开咬合。
  隐形矫治虚拟牙齿移动设计
 附件设计(图3)上颌:因13、23、25存在扭转,故在此三颗牙上放置去扭转优化附件;14、15、24放置了3mm的垂直矩形附件,用于在内收上前牙中加强后牙区支抗,以及在防止扩弓时发生过度颊向倾斜。
下颌:因需要压低下前牙以打开咬合,故在前磨牙均放置3mm垂直矩形附件,用于加强后牙区支抗;43放置了控根附件以调整牙根倾斜度。
 牙齿移动步骤一期矫治:上颌使用主动矫治器16步,被动矫治器14步;下颌使用主动矫治器30步,被动矫治器0步。
精细调整:上颌使用主动矫治器14步,被动矫治器5步。
下颌使用主动矫治器19步,被动矫治器0步。⑤右侧Ⅱ类牵引建立中性磨牙关系。
 一期矫治
 嘱患者每两周更换下一步矫治器。第2步矫治器戴用前粘接附件。矫治到第13步时可见左侧尖牙区存在早接触,左侧后牙区开(牙合)(图4)。Clincheck中第13步显示左侧尖牙区牙尖发生重叠,这是由于在纠正反过程中,23唇向移动、33舌向移动所造成的(图5)。而在实际情况中牙尖不可能发生重叠,故表现为左侧后牙区开(牙合)。第24步矫治器戴用时右侧开始进行Ⅱ类牵引。一期矫治结束时上下牙列已排齐,右侧磨牙关系已调整为中性,左侧尖牙区反已解除,前牙区存在早接触,以及左侧后牙区少量开(牙合)(图6)。
 精细调整
由于后牙区开(牙合)是前牙早接触造成,故精细调整阶段须进一步压低下前牙打开咬合,因而在下颌前磨牙区放置矩形附件以增强支抗(图7)。为了进一步回收上颌前牙减小覆盖,故在上颌中切牙间设计了0.2mm的邻面去釉。
矫治结果
治疗结束时上下颌牙列齐,上下颌中线一致,双侧磨牙关系为中性,覆(牙合)覆盖正常,后牙咬合良好。矫治结束时面像、口内像及影像学检查见图8、9。
治疗总结
这是一个青少年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前牙深覆(牙合)深覆盖。患者在矫治前即存在釉质脱矿,且不能接受固定矫治,因此,隐形无托槽矫治器是该患者的最佳选择,既舒适,又有利于口腔卫生的维护。通过合理的Clincheck设计,以及患者的良好配合,取得了理想的矫治效果。
此病例来源关心,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双博士,仅供大家相互学习、相互进步!

我也来说两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茄子口腔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请 登录注册
评论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Sorry,评论加载失败啦~~~
抢沙发,抢沙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