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病例 > 右侧下颌骨、颞骨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

右侧下颌骨、颞骨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

2016/1/8 15:17:21    收藏:0    评论:0
字体大小: - +

患者女,44岁。发现右腮腺区包块半年入院。体检:右颞颌关节区可触及一包块,质硬,不活动,无波动感,大小约3.5cm×4cm×3cm,表面皮肤无破溃,张口受限,颏下、双侧颌下、双侧颈部未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下颌骨CT显示:右侧下颌支、右侧颞骨溶骨性骨质破坏并见软组织肿块影,增强后病灶显著不均匀强化。CT诊断:右侧颞颌关节区(下颌支、颞骨)占位性病变,考虑转移或骨肉瘤伴周围侵犯,颅内侵犯。
手术及病理:术中见瘤体呈实性,灰黄色,质脆,镜检见纤维组织增生及大量组织细胞、炎细胞浸润,并见较多的多核巨细胞,间质可见出血及含铁血黄素沉积。免疫组化:CD68(+),Lys(+)。术后病理诊断: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

讨论

Jaffe于1953年首先报道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GCRG)这种罕见疾病,其发病率低,被认为是一种非肿瘤反应性肉芽肿,即对外伤后骨内出血的修复性增生性反应,但具有局部侵袭性,好发于颌骨,也可发生在筛骨、颞骨、蝶骨等。本病多见于青年女性,多为单发,多半于25岁前发病,下颌多于上颌,仔细询问本病例患者病史,了解其于2003年因右侧颞颌关节脱位予以关节复位并行理疗,可能是其发病原因。GCRG的影像学检查并无特异性,本病例CT检查可见非特异性溶骨性病变,增强扫描病灶明显不均匀强化,与其他恶性肿瘤影像学表现大体相似。
  
GCRG为非肿瘤性良性病变,但具有恶性肿瘤的局部侵袭性,确诊主要依靠病理检查,一般应与骨巨细胞瘤、甲旁亢棕色瘤及动脉瘤样骨囊肿相鉴别。术前对于GCRG的确诊有利于患者的术式选择、术后恢复及其术后疾病复发的观察。

我也来说两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茄子口腔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请 登录注册
评论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Sorry,评论加载失败啦~~~
抢沙发,抢沙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