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病例 > 自体牙粘结的背后

自体牙粘结的背后

2016/2/2 17:19:00    收藏:0    评论:0
字体大小: - +

一个老顾客男,46岁,主诉咀嚼骨头至44松动,发现44已折断(横折,只有舌侧软组织与牙体相连),X线片显示楔状缺损处有一横纹,余下根管未见其他明显异常。与患者沟通好,局麻下行松动片拔除,牙体平楔状缺损横折,但舌侧折断龈下约2mm左右。进行牙体评估,然后提供方案并说明各方案可能会出现并发症及预后,患者选择自体牙体再粘。
        在患者选择自体牙体再粘时,我们面临的问题:如何确保折断牙体尽精确复位?粘结,如何隔湿?术后的评估?
回顾:1、为什么这颗牙会出现折断?或许我们说是楔状缺损导致,确实也是它,但在追踪,或许更大的原因是咬合,由于进行咬合检查时,44咬合干扰是非常严重,特别是侧方咬合,所以进行粘结后是需要调合,其中一个原因也是这颗牙暂时不能承受很大的咬合力。但经过我们再详问楔状缺损的来历时,患者告知,是后牙修复后才出现或加快它的深度,再检查47进行了冠修复,经咬合检查,存在咬合干扰。我们都知道越靠后的牙齿越容易出现咬合干扰并且容易被忽略掉,进行修复时也需投很大的力气在咬合方面。
2、粘结。粘结建立在有效的隔湿基础之上。想黏住,隔湿工作要做好是基础,需上好橡皮障。同时需保持离体牙、牙根粘结面的干净。离体部分的准确复位。
3、冠延长。需清晰一些外科知识,比如需对生物学宽度的认知等。
 
        每一步的操作都与最后的结果相连,小心、细心。
 
        这种做法或许存在很多争议,或许会失败,但或许也可以留住。
        但,更多的是:不是为了修复而修复,为了粘结而粘结。

我也来说两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茄子口腔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请 登录注册
评论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Sorry,评论加载失败啦~~~
抢沙发,抢沙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