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上颌侧切牙异位误诊1例
病例资料
患者,男,13岁。自觉右侧面峡部局部皮肤逐渐隆起就诊。检查:T:37℃、P:90次/min、R:19次/min、BP:90/60mmHg(1mmHg=0.133kPa),心脏无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晰。
专科检查:右侧眶下鼻旁距正中线8mm处见一类圆形突起,局部皮肤肤色正常,无压痛,触之质硬、固定。患者右上中切牙及尖牙呈恒牙替换状态,右上侧切牙乳牙存在,余牙齿未见明显异常改变。口腔科初步诊断“右上颌骨骨瘤”?
遂做CT进一步检查,CT显示:右侧上颌骨皮质下见骨性密度影,游离端指向面峡方向,印象“不除外右上颌骨骨瘤可能”。
遂收入院后全麻下行“右上颌骨切开取出术”,取出物为牙齿状组织,形似切牙,附生于右侧上颌骨颊面,朝向皮肤侧生长:常规抗炎后,患者痊愈出院。嘱适时行义牙齿置入。
2讨论
异位牙可为外伤之后果,但多数属先天性异常,即上颌牙始基挤压于异常位置所致[3]。以上颌双尖牙腭侧异位常见,但上颌侧切牙异位较少见。
本病例虽然口腔未见明确牙齿缺如表现,但是相对应左侧恒切牙已替换,而患侧依然是乳牙状态存在。再复习此患者CT图像,口腔内部乳、恒牙同时存在,且不在同一扫描层面,常规图像不能有效显示空间分辨率,诊断不明确,容易引发误诊。
应用螺旋CT工作站后处理,VR三维立体成像技术,从不同角度、多方位观看图像,能够清晰显示该患者右上侧切牙(恒牙)缺如,并且病灶与上颌骨略有分界,从而正确诊断“右上侧切牙异位”。螺旋CT扫描工作站后处理VR技术可以辅助口腔疾病检查,明确诊断。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