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轨道装置远移磨牙矫治上颌多牙阻生患者一例
一、病史
患者,男,13岁。主诉:上颌尖牙不能萌出求治。现病史:患者于替牙期后一直未见尖牙萌出,2年前在外院行活动矫治器矫治,未坚持。
二、临床检查
1.口内检查:恒牙列,双侧磨牙均为远中关系,前牙浅覆牙合,浅覆盖;上颌13、15、23、25萌出间隙不足,下颌拥挤度4 mm;上中线右偏2 mm。
2.口内检查:正面观,面部无明显不对称;侧面观,上颌发育略显不足。颞下颌关节检查,张口度张口型正常,无压痛和弹响。患者治疗前面像及口内像见图2。
三、X线检查
全口曲面断层片示:13、15、25阻生,32缺失;头颅侧位片头影测量结果见表1。治疗前曲面断层片及头颅侧位片见图2。
四、诊断
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III类骨面型;前牙浅覆牙合浅覆盖;13、15、25阻生;32先天缺失。
五、矫治计划
1.直丝弓矫治技术;
2.拔牙矫治,拔除15、25、44及18;
3.上颌横腭杆扩弓;
4.GMD(双轨道装置)推上颌磨牙远移。
六、矫治过程
1.上颌横腭杆逐次加力扩弓。疗程2个月;
2.GMD推17、27远移(图3)。疗程5个月;
3.Nance托+横腭杆固定17、17,依次拉16、26、14、24远移。疗程5个月;
4.序列镍钛丝排齐上下颌牙列。疗程3个月;
5.精细调整咬合。疗程2个月;
6.上下颌固定保持。疗程2个月;
7.上下颌压膜保持器保持;患者治疗中口内牙合像见图4。
七、矫治结果
患者总疗程19个月。矫正后,面型得到有效改善,尤其是侧面观;远移了磨牙,上颌尖牙得以萌出;下颌非对称拔牙,中线仍然对正;总疗程较短;前牙覆牙合覆盖加深,后牙反胎得以解除。存在不足:患者时间有限,家长要求尽早结束,33未完全排齐;个别牙牙根平行度欠佳。患者治疗后面骀像及X线片见图5,治疗前后头影测量重叠图见图6,治疗前后头影测量值见表1。
八、矫治体会
临床上远移磨牙使用的技术很多,有摆形矫治器、口外弓、口外力配合滑动杆、J钩加螺旋推簧等。近年来,随着微种植体支抗技术的发展,使用该技术能达到更好的远移磨牙效果,甚至可使全牙列远移。摆形矫治器推磨牙向远中的同时容易导致磨牙的倾斜与扭转;J钩加螺旋推簧、口外弓和口外配合滑动杆推磨牙远移都依赖患者良好的配合。
本病例因上颌双侧第二前磨牙高位阻生,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之间前庭沟较浅,种植钉植入困难,而且患者上颌发育欠佳,故选择双轨道装置远移磨牙,在远移磨牙过程中,双轨道装置的Nance腭托可对上腭产生向前的反作用力,期望达到类似于上颌前方牵引的效果。双轨道装置采用镍钛推簧在第一磨牙的颊、舌侧同时施以均等的力,能有效防止磨牙远移过程中颊向倾斜,同时,颊、舌侧的轨道具有较强的刚性,可确保磨牙产生平移,避免造成磨牙过度的远中向倾斜。该方法简单、装置安全,易于患者接受,且无需过多依赖患者依从性。
双轨道装置需要较强的前方支抗,因此,应尽量加大Nance托的面积,否则容易使前方支抗丧失,造成前牙的唇倾。本病例在推上颌第二磨牙远移的初始阶段,第一前磨牙均有不同程度的颊倾,后通过加大Nance托面积,支抗丧失得到明显改善。再者,磨牙推到理想位置以后,要立即用强支抗维持,否则磨牙将快速回弹。该患者处于生长发育期,予以上颌前方牵引能达到更好的前牙覆牙合覆盖效果。
因患者磨牙为远中关系,传统的受力点位于磨牙的前牵装置并不适用,且患者无家族史,骨性反黯尚不严重,因此,未进行上颌前方牵引。但是,GMD装置远移磨牙时产生的反作用力使上颌得到了一定的向前生长,SNA角略有增大。此外,本患者右下侧切牙先天缺失,出于下颌牙列拥挤,牙弓宽,且需内收下颌前牙的考虑,我们选择拔除近远中径更大的下颌左侧第一前磨牙而非侧切牙。如果选择拔除侧切牙,牙弓将更对称,但没有更多的间隙以内收前牙,且将造成前牙Bolton比过大。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