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成人错合畸形案例
成年女性患者,20岁
侧位片:上唇与E线相接触,下唇超过E线前方约1.5毫米,轻度凸面型 。头影测量值显示为,水平生长型,均角偏低。
全景片:可见32颗牙,4颗智齿低位未萌,两侧髁突基本对称,髁突粗壮,未见明显骨质破坏
模型分析:上牙弓卵圆形,下牙弓方圆形,右侧磨牙远中尖对尖关系,尖牙远中关系,左侧磨牙接近中性关系,尖牙远中关系,覆盖5mm,上中线左偏约2mm,下中线左偏约1mm ,UR5及 UL5接近90°扭转,左右形态不对称,UL2远中舌侧扭转,与对颌呈对刃关系并嵌入2 3邻接处
间隙分析:上牙弓拥挤11mm,重度拥挤,拥挤主要集中在前牙段,下牙弓拥挤5mm,中度拥挤,拥挤主要集中在前牙段,spee曲线4mm,排齐下牙弓所需的间隙量=牙弓所需间隙+Spee曲线曲度 所以下颌所需间隙量为5+4=9mm Botton指数前牙比79%,全牙比90%,比值正常。
诊断:安氏Ⅱ类Ⅰ分类亚类,骨性Ⅰ类,均角(偏低角),牙列拥挤 ,UR5及UL5严重扭转
方案一,虽然上牙弓拥挤度主要集中在前牙段,偏低角病例也支持靠前拔牙,但考虑到上颌两个5接近90°扭转,左右形态不对称,纠正其扭转时间长且易复发等因素,建议拔除4个5,上颌强支抗,5 6之间打2个2*10mm颧突钉+TPA Nance托,使拔牙间隙尽量被前牙段利用,关闭拔牙间隙时右侧力量可稍大于左侧,以利于早期纠正中线偏斜问题。 下颌左侧中支抗,右侧弱支抗,以利于建立磨牙中性关系,精细调整,常规保持
方案二:拔除上颌两个5,LR5,LL4上颌强支抗同方案一,下颌左侧中支抗,右侧弱支抗,此方案有利于下前牙段拥挤的解除,但要注意把握左右两侧力量,防止加重下中线左偏。
此病例来源于牙医武广增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