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病例 > 片段弓结合辅弓技术修复磨牙缺失1例

片段弓结合辅弓技术修复磨牙缺失1例

2016/1/12 11:39:21    收藏:0    评论:0
字体大小: - +

患者,男性,59岁。左上后牙缺失要求镶牙。患者于1年前拔除两颗左上后牙,所拔牙齿前后各有1颗后牙于本院进行“根管治疗”。今要求镶牙。6 67缺失,其中6活动义齿修复,58氧化锌暂封,2稍内翻,下颌牙齿轻度拥挤(图1),下前牙区牙石I°。牙龈及口内黏膜未见异常。无口腔不良习惯,全身健康状况良好。
曲面断层片见:67缺失,58根管治疗完善,根尖区无阴影。缺牙区牙槽骨丰满。6缺失,已采用活动义齿修复。全口余留牙牙槽骨I°水平吸收(图2)。
 诊断:6缺失,67缺失。58根管治疗术后。全口轻度牙周炎。
 
治疗计划:片段弓结合辅弓技术牵引8近中移动至7的位置。固定义齿修复6。
 
由于患者牙列未经正畸治疗排齐,为增强支抗作用的辅弓经345颊侧接近临床冠中心部位,在模型上确定3牙齿托槽的位置及固定辅弓的形态。标准为:3托槽槽沟近远中观经拉颊侧接近临床冠中心的部位,后以托槽定位器确定3牙尖至槽沟的高度;辅弓以0.43×0.56 mm不锈钢方丝依患者口内原有345牙弓形态弯制。后在患者口内依确定好的高度粘接3托槽,用固定辅弓放置于3槽沟定位粘接45托槽。
 
将片段弓与辅弓同时结扎入槽,通过345的辅弓及将5近中翼至3“8”字结扎,使地为一整体支抗,根据牙周膜面积计算该支抗牙周膜面积大于8牙周膜面积,可为8的近中移动提供支抗。初始片段弓丝为镍钛丝时用结扎丝将58远中翼“8”字结扎被动加力,待片段弓换至0.41 mm澳丝时以橡皮链主动加力牵引拉近中移动,力值约100-130g,牵引8沿片段弓滑动至7的位置,滑动过程中因辅弓只位于345的槽沟内,8只在片段弓上滑动而不在不锈钢方丝辅弓与澳丝片段弓组成的双重弓丝上滑动,所以滑动摩擦力较小,疗程6个月(图3-图5)。
拆除矫治器,58备牙,取模,制作临时冠。固定义齿制作好后调牙合,粘接。8牵引至7位置,其余牙无移动,无牙合干扰,固定义齿咬合关系良好,边缘密贴无悬凸,患者无不适(图6)。
曲面断层片见:8基本平移至7位置,稍近中倾斜,与8无牙合接触。全口余留牙无牙根及牙槽骨吸收加重(图7)。
正畸过程大多全口粘贴托槽,严重影响患者心理及社交活动,所需费用较高,需经历排齐整平、关闭间隙、精细调整三个阶段,需较长矫治时间且改变患者原有牙合关系,成人患者因适应性较低且已长时间适应原有牙合关系可造成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另外全口粘贴矫治器在正畸治疗阶段结束后须进行保持,否则按矫治结束时的牙合关系修复的义齿必然与日后复发的原牙合关系相干扰。
 
此次选择片段弓结合辅弓技术是较理想的方案,除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外还有:(1)片段弓技术可避免全口粘接托槽带来对患者心理及社交的影响,还可避免其它牙齿不必要的移动,正畸结束后可直接进入修复阶段无需保持;(2)辅弓可用以控制托槽的粘接,使粘接托槽的牙齿在结扎片段弓及辅弓时无主动加力,不引起缺隙近中牙齿移动;(3)片段弓结合辅弓技术可控制第三磨牙的移动方向而又加强了近中基牙的整体支抗,于正畸开始阶段即可在第三磨牙上被动加力,激活第三磨牙,缩短疗程。
 
本方法治疗对象主要为成年患者,患者往往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炎,所以整个治疗过程始终应将矫治力控制在150g,以防造成牙周损伤,且复诊加力周期不低于4周,以利于牙周膜的改建。另外在选择治疗对象时应考虑患者牙槽骨丰满度能否保证正畸牙齿的移动。正畸牵引8至7的位置后,根据牙周膜面积计算以第三磨牙和第二前磨牙做基牙修复第一磨牙完全符合现代修复学的生物力学要求。固定桥修复后8修复体牙合面形态与对颌牙牙合面形态形成良好的尖窝咬合关系,避免牙合创伤。牙齿的牙合力方向、固定修复后将5-8联为整体、及牙齿良好的尖窝咬合关系均有力的保证矫治结果的远期稳定。

我也来说两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茄子口腔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请 登录注册
评论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Sorry,评论加载失败啦~~~
抢沙发,抢沙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