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病例 > 先天性口底舌腭粘连开口受限伴舌发育不良一例

先天性口底舌腭粘连开口受限伴舌发育不良一例

2016/1/13 14:16:32    收藏:0    评论:0
字体大小: - +

患者男性,出生14 d,因出生后无法张口、无法进食就诊。患者足月顺产,出生体质量3250 g,父亲40岁,母亲37岁,母亲妊娠史孕4产2,患者为第2胎,母亲妊娠期间身体健康,第1胎身体健康,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疾病。
 
入院后检查患者一般情况好,身体发育正常,血常规、血生化等各项检验正常,心肺功能及腹部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口腔检查:上下牙槽嵴紧密接触,后牙区可见约1 mm间隙,偶有唾液自间隙流出(图1),下颌无动度;CT及MRI检查见上下颌骨发育可,未见颌骨明显骨性及软骨性粘连,关节间隙变窄,舌肌部位结构紊乱,颌骨内可见牙胚(图2~6);右手食指及中指末端指节发育较对侧略细短,左手及第2、3脚趾分叉较略高(图7,8)。
诊断:先天性上下颌粘连伴手指、足趾畸形,全身检查排除全身其他疾病后,留置胃管鼻饲喂养。
 
患者出生4个月后再次就诊。要求手术。入院复查CT及MRI仍未发现明显粘连部位,下颌左侧牙槽突侧切牙部位见骨性隆起。全麻下行“开口困难探查术”,术中见:舌体右侧发育差,舌体舌背表面黏膜特殊,未见明显颌舌沟,动度差,口底左侧未见明显舌体结构,口底处软组织与左侧上下颌牙槽嵴中段内侧、硬腭中后部约1/2以及部分软腭粘连,粘连为骨性与纤维性粘连,术中切开粘连部位,创面电凝止血,术中最大被动开口度约1.5 cm(图9),舌背部左侧软组织缝合消灭创面,腭部创面电凝止血,术后诊断:先天性口底舌腭粘连舌发育不良。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于术后第5天拔除气管插管,进行开口及吞咽训练,主动开口及被动开口约1 cm,出院随诊。
 
术中取粘连组织病理检查,报告:部分骨组织及纤维组织,局部上皮下见涎腺腺体,肌纤维变性,肌束间纤维组织增生,包绕肌束或肌纤维,肌肉深层少许骨软骨及骨髓组织。
 
术后2周拔除鼻饲胃管,患者进食可自主吞咽,偶有呛咳(图10)。术后6个月复查主动开口度约1.5 cm,无再次粘连,口底软组织愈合好,较正常患者口底软组织增生。

我也来说两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茄子口腔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请 登录注册
评论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Sorry,评论加载失败啦~~~
抢沙发,抢沙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