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下第二前磨牙畸形中央尖引起牙根替代性吸收、牙折和皮瘘1例
患者男,25岁,左侧颊部反复出现瘘孔1年余,于2012-01-18来我院就诊。专科检查:左侧颊部有一皮瘘,瘘口处凹陷成假性闭合状态。
5未见龋坏等牙体缺损,牙合面中央窝处有一圆锥形的畸形中央尖,其中心有黑色的圆环,颊侧可见折裂线,叩诊(+),探诊(-),牙髓无活力,Ⅰ度松动。
X线片示5管腔粗大,根尖1/3替代性吸收,根中1/3有阴影。其他牙齿未见异常。见图1。
诊断:5畸形中央尖、慢性根尖周炎。
处理:建议拔除5。
2讨论
畸形中央尖为牙齿发育异常的一种,是由于牙齿发育期间牙乳头组织向成釉器突起而形成的。其发生率为1%~5%,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且女性高于男性。多数畸形中央尖会在牙萌出后不久即因咀嚼磨损或折断,引起牙髓感染、坏死或并发根尖周炎。
临床上对畸形中央尖患者早期诊断及预防性治疗是必要的。本例是畸形中央尖磨损引起根尖替代性吸收,影响牙根发育,牙折后根尖区重度感染引起皮瘘,这种现象较少见。
青少年应定期检查牙齿,发现畸形中央尖应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1) 对于圆钝而无妨碍的可不处理。
(2) 尖而长的中央尖易折断或磨损而漏髓,可在局麻下一次磨去中央尖,行直接盖髓术;也可分次磨除。有研究证明,一次性磨除法的成功率高于多次磨除法,对形态完整未出现症状的畸形中央尖进行一次性磨除、盖髓后树脂充填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可减少由于多次调磨对牙髓组织造成的刺激。
(3) 中央尖折断并出现轻度牙髓炎症时可行活髓切断术。
(4) 牙根尚未发育完成而牙髓已感染坏死或伴有根尖周病者应进行根尖诱导成形术。
(5) 牙根过短且根尖周病变范围过大的患牙,可予以拔除。
替代性吸收亦称根骨粘连。根骨粘连是在牙槽壁上形成的骨小梁逐渐生长,越过牙周膜间隙与牙根表面融合,然后这些骨小梁合成一体,直接在牙骨质或牙本质上形成致密的骨板。与根骨粘连有关的牙根吸收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早期研究注意到牙根吸收通常早于粘连,目前较多研究表明,牙根吸收与再植牙牙周膜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或与坏死牙周组织所具有的吞噬作用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替代性吸收牙根的牙骨质和牙本质会不断被破骨细胞吸收,最终这些牙齿将在3~7年内脱落。
颌面部牙源性皮瘘防治关键是早期预防、查清病因并及早去除病灶,促进炎症吸收,促进根尖周组织愈合。一般皮肤瘘管基本可愈合,无须手术切除瘘管。对一些通过去除病灶及基础治疗仍未愈合并有死骨从瘘管排出、发展为骨髓炎者应根据病情需要施行骨髓炎病灶清除术。皮瘘瘢痕大者可施行瘢痕切除整形术。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