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肌内寄生虫1例
患者,男,26岁,汉族,因左侧腮腺咬肌区无痛性渐大肿物半月余入院。患者于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咬肌区小指腹大小肿物,无疼痛及其他不适,未予特殊处理,几日来肿物明显增大,伴体温升高,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未见好转。
行超声检查提示:左侧腮腺前缘后方极低回声结节,囊性。
CT示:左侧咬肌增粗,其内可见一类圆形低密度影,密度均匀,CH值约19HH,边界清晰,增强扫描未见强化,考虑良性病变(图1)。
行口内入路左侧咬肌区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呈囊性,囊壁完整,呈半透明状,内含清亮较粘稠液体。
术后病理切片示:(左侧咬肌肿物)送检为寄生虫,并见横纹肌组织(图2)。
讨论
咬肌区寄生虫病例少见,易被误诊。临床诊断应注意患者是否曾居于畜牧区等高发病区,有无与猪、犬、羊等动物密切接触史。治疗应施行全囊摘除术,或者完整的内囊摘除术,彻底摘除囊肿,并避免囊液外溢造成扩散种植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一旦发生囊液外溢,应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此外,对流行地区诊断不明的囊性病变,严禁穿刺诊治,对术前误行穿刺或者术中囊液外溢者,术后应加用阿苯达唑口服药物治疗,以防止再次种植。
本病例因术中完整摘除肿物,未剖开,直接送至病理科切片,未能发现寄生虫全貌,故无法明确是哪一种寄生虫。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