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头条 > 口腔新闻> 你的牙齿被“放养”了吗 口腔护理误区大起底

你的牙齿被“放养”了吗 口腔护理误区大起底

2016-09-21 16:28:46    浏览:0    评论:0    来源: 解放日报
字体大小: - +

“牙不疼就不需要去看牙医,偶尔一天不刷牙也没关系。”小时候碰到牙齿问题时,你有没有听过父母这么对你说?作为家长的你也是这样认为吗?如果不小心被“戳中”,那么你已经成为了“放养型”牙齿一族。

近日,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发布了针对中国居民口腔健康知识的全国网络调查,首次将儿童口腔健康问题纳入调研范围。结果显示,六成家长认为在孩子开始长牙时就应该重视孩子口腔问题,家长对儿童口腔护理的意识有所提高。然而数据也发现,家长对于儿童口腔护理的具体措施认知不足,口腔护理误区频现。这种“放养型”护齿的方式引发网友调侃和热议。早晚刷牙,使用含氟牙膏,定期看牙医,餐后漱口或嚼无糖口香糖等都是良好的口腔护理习惯,有助于从小打好口腔健康基础。

误区一:乳牙迟早要更换,出现龋齿没关系

随着爱牙日的到来,知名网络漫画作家粥悦悦一幅记录自己家中两个孩子口腔护理日常的漫画引爆了社交圈。漫画中将家长对孩子口腔护理方式粗放的现象调侃为“放养型”口腔护理,引发广泛共鸣。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最新的网络调研也显示,尽管家长对儿童口腔护理的意识有所提高,但仍然对于口腔健康作为一项重要健康指标的认识不够——在家长需重视的衡量孩子健康成长的五项指标中,口腔健康排名倒数第二,关注度偏低。

对此,北大口腔医院预防科主任医师、中华口腔医学会科普部部长荣文笙教授强调:“儿童时期是打下一生健康基础的重要时期,而口腔健康更是其中重要一环。儿时对于口腔护理的不良习惯和认知误区,如临床常见的,认为乳牙迟早要换,即使被蛀坏也不用过度紧张,不仅容易为牙齿埋下隐患,更会影响到身体发育和全身健康。”

误区二:日常饮食无所谓 早晚刷牙就够了

如果牙齿从小被‘放养’大,切莫让不良的习惯再继续延续下去。中国牙防基金会调研显示出,超七成家长认识到早晚刷牙的必要性,其他护理措施的重视程度则仅为一成到两成。对此,荣教授提醒,仅仅做到早晚刷牙是不够的。正确的方法是,刷牙要使用含氟牙膏注重达到清除牙菌斑的效果。同时,牙病不可逆,应该早发现早治疗,防患于未然——“小朋友每三个月到半年要进行一次口腔检查,成年人至少每年一次,请医生帮助发现早期的口腔问题。”


我也来说两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茄子口腔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请 登录注册
评论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Sorry,评论加载失败啦~~~
抢沙发,抢沙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