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攻型微钛钉种植支杭临床应用的初步操作
正确的支抗设计和控制是牙牙合 畸形矫治成功的重要因素,传统的加强支抗的方法有很多,如增加支抗牙的数目,将多个支抗牙连成一个整体,横腭杠,Nance弓,骨皮质支抗,口外弓等。但都 无法达到没有支抗丧失的绝对支抗效果,且存在舒适性,依从性等缺陷,作者采用自攻型微钛钉种植体,选择合适的部位植入,早期加力移动牙齿,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自2004年12月以来共治疗20例患者共46颗自攻型微钛钉种植体临床使作情况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病例资料。20例患者男性4人,女性16人,年龄最小12岁,最大28岁,平均16.2岁,错牙合 类型安氏Ⅰ类7人,安氏Ⅱ类12人,安氏Ⅲ类1人,20例患者有18人拨除四颗第一双尖牙,有一例拨除3颗第一双失牙和一颗第一磨牙,有1例只拨除单侧双尖牙。
1.2 植入材料,为慈溪市慈北口腔器械有限公司生产,上颌为CBMA1.5-11.下颌为CBMA1.5-9。
1.3 植入部位与方向 选择二牙之间的牙槽嵴植入,避开上颌窦和下齿槽神经,植入方向与颌平面,上颌成约30度角,,下颌约成15度角,在附着龈上或靠近附着龈的牙槽粘膜区植入。
具体见表。
1.4 植入方法,根据初诊x线片排除植入部位齿槽骨,邻牙,上颌窦,下齿槽神经异常情况,常规口腔消毒,在植入部位斯康杜尼0.5-1.0ml局部浸润麻醉,用专用手柄选择的钛钉在植入部位直接攻入。
1.5微钛钉种植体加力,术后2周复诊,无明显炎症即刻加力,;力量控制在3.0~5.0OI.如术后复诊有明显炎症,则应抗炎处理,待炎症消退后再加力。
2、结果
46颗微钛钉种植体42颗生长良好,稳固受力,成功率91.3%,4颗失败,占8.7%。均系术后2周复诊时软组织明显炎症,勉强加力后再次复诊时松动折除。
3、体会
种植支抗且有稳固,不依从患者的合作等优点已被广大正畸医生所接受借助内固定技术,近来开发研制的自攻型微钛钉种植体由于操作相对简单,创伤小,植入部位广在临床初肯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作者通过29例患者46颗自攻型微钛钉种植体植入应用,经过半年多和观察,目前临床疗效好,其成功率91.3%。即刻加力后稳固,正畸牙按正常移动,代替了传统的支抗方式,克服了传统志抗方式存在的稳固性不足,舒适性差,须依从患者配合等缺点,自攻型微钛钉种植体是一种更易被医生和患者接受的新型支抗方法,但作乾认为要维持种植体长期稳固,行使支抗作用必须把握以下要点。
3.1 微钛钉必须种植在健康的牙槽骨内,避免损伤邻近牙根,上颌窦,下齿槽神经,并应在附着龈或靠近附着龈的牙槽粘膜上植入,过分靠近唇颊沟,由于语言,咀嚼等口腔活动中软组织牵拉,,影响种植体冠部与软组织创口的愈合,长期发生炎症,作者失败的四颗微钛钉均缘于此。
3.2 植入手术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掌握精细的外科种植技术,种植体初始拧入时须用力,后1/2~2/3的长度必须自攻拧入。
3.3 自攻型微钛钉由于不必等到骨整合,而是待2周后软组织愈合时即可施加矫治力,且矫治力控制在3N内。用者的体会是,2周后无炎症即可加力力量控制在3.0~5.0OZ,如2周复诊时微钛钉周围存在炎症,应首先控制炎症,待炎症消退后再加力,否则易导致钛钉的松动、脱落。
编辑:姚红祥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