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锆种植体单冠修复效果
德国一项研究显示,氧化锆种植体支持的单片二硅酸锂基陶瓷单冠修复治疗后3年的随访结果显示其生存率及成功率较理想,但仍需要更长期的临床观察来支持这一结果。该论文10月27日在线发表于《临床口腔种植研究》(Clin Oral Implants Res)杂志。
研究共纳入24例须行单个种植体修复的患者,患者接受氧化锆种植体植入及预结晶单片二硅酸锂基陶瓷的单冠(SC)粘接修复。如果发生临床相关的骨缺损,但经后期修复达到临床可接受水平,则视为种植体存活(存留)。冠修复体出现微小剥落、小面积的粗糙(直径小于2 mm)、轻微可接受的边缘裂隙、牙冠略短或略长及可接受的色彩失真(小于1 Vita色度),视为种植体成功。利用开普兰-梅耶(Kaplan-Meier)方法和对数等级鉴定进行成功率/存留率分析并计算可能的组别差异(性别、种植位点、颌骨)。同时对患者报告结果评价(PROMs)进行分析。
结果为,23例患者在单个种植体修复后3年复诊时,无单冠脱落或替换,存留率为100%。临床未发现修复体表面剥脱、碎屑。一枚单冠可见较明显咬合粗糙/不适,平均观察时间为31个月,使用Kaplan-Meier法分析成功率为95.7%。与治疗前结果相比,PROMs显示该种植修复可长期恢复口腔功能、美观、感觉及语言等。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