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头条 > 热点医讯> 产学研一体 为国民的口腔健康护航

产学研一体 为国民的口腔健康护航

2016-01-06 09:31:45    浏览:0    评论:0   
字体大小: - +

近日,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举行上海牙组织修复与再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下称工程中心)启动会暨揭牌仪式。工程中心是以牙齿修复和再生新技术及新产品研发推广为目标而建设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今年8月获上海市科委批准立项建设,该中心也是本年度上海市支持建设的20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唯一一所医药领域的工程中心。

                                                       邱蔚六、过浩敏、葛均波、王佐林(从左至右)

工程中心主任、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院长王佐林教授在会上指出,该中心的成立旨在搭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平台,聚焦国产新型种植体的研发和牙髓再生技术的临床转化,建立相关的临床技术产品的行业技术标准,争取推动口腔医疗产业的健康发展。

国民缺牙情况不容小觑

王佐林在启动会上指出,牙齿是生活水准和文明程度的标志,我国目前对口腔疾病没有很好的预防保健教育。如何刷牙,怎么爱护牙等教育十分缺乏,一般小学、幼儿园,都没有口腔保健知识的课程教育。

事实上,牙齿健康情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缺牙影响到老年人群的身体健康和寿命,WHO的数据显示,中老年人缺牙平均寿命比牙齿健康的人的寿命缩短10-20年,我国第三次全国流行病调查显示,我国35-40岁人群平均缺牙2.5颗,65-70岁平均缺牙12颗。缺牙容易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甚至影响到神经功能、消化功能及全身健康状况。缺牙还是“老年痴呆症”发病的影响因素之一。

“牙齿是一个器官,它从何而来,怎么会掉,掉了牙口腔组织为什么会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性变化?”王佐林告诉笔者,牙齿是人体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看似简单,但越是简单的问题却越是深奥!

研究民族品牌的生物活性种植体“种植牙在全球的市场需求很大,中国有非常大的需求空间。”作为全国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佐林认为,研究中心聚焦的第一个产品是种植牙。

目前临床使用的大部分种植体都是进口的,由于价格等原因,很多老百姓没法享受种植牙作为牙缺失最佳的治疗方法。王佐林认为,民族企业产品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才能得到市场的接受。“目前,种植体已经能起到机械性牙根的作用,但是我们期盼有生物活性的种植体,类似自然牙。”王佐林指出。而由于人种的不同,进口种植体对国人的口腔而言普遍比较粗大,这导致许多患者需要通过复杂的手术来种植牙。临床医生的反馈是要求种植体一定是细、坚硬、简单、最好患者种植后没什么感觉的产品,如何研发更细、更坚韧,又有神经细胞生长的种植体,是工程中心的重要方向。

专家指导和企业转化两手抓

据悉,工程中心落户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是为了依托高校的人才优势和附属医院的专业资源,联合关联企业,致力于口腔领域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人才培养等方面工作,搭建产、学、研创新平台,实行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质量检测控制、以及产品推广和市场开发,探索并形成具有特色的中心运作新模式,推进口腔医学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发展。

启动会上,上海市科委、同济大学领导、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全国知名口腔医学院校及生命科学科研院所专家、合作企业董事长,全体理事会成员以及理事单位的代表等近百人出席了会议。

同济大学副校长葛均波院士强调了口腔医学的重要性,并高度肯定了工程中心的新模式。他希望通过工程中心的建立,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将研究成果更好地进行临床转化应用,走出一条产学研结合的新路,以有效地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上海市科委基地处过浩敏处长代表市科委指出,上海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就是需要牙组织修复与再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样的产学研紧密结合体,围绕公共安全、着眼民生,连通创新链、产业链、产品链,更好地造福国家和民众”,他表示,“3年建设到期时,我们乐见一个引领行业技术发展的、高水平的牙科产学研中心。”

中国工程院院士邱蔚六教授认为工程中心是口腔医学领域一种新的创新模式,提出口腔医学未来应该走“仿生—再生—创生”这条发展道路,鼓励中心在仿生与再生方面发挥作用,在口腔医学领域实现突破。

此次启动会上还进行了工程中心技术指导委员会的成立仪式。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林院士担任委员会主任委员,委员会成员包括三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多名全国医学、生命科学和口腔医学学科中的领军人才。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心产学研结合的运作新模式,委员会还聘请前德意志银行投行亚太区执行主席担任顾问委员,并邀请中国民族企业的成功代表,国内知名企业威高集团和福隆控股集团作为理事单位加入,共同参与中心建设,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转化提供专业指导和支持。

与会专家们对工程中心定位与研究方向的凝练、中心运行制度的创新、人才引进与培养、基础研究与转化医学之间的关系、企业产品开发与工程中心创新研究的有机结合、“产学研”与“资本市场”的有效对接等方面展开积极讨论。

“我们请了产学研资本等领域的专家来为研究中心‘把脉’。”王佐林指出,“我们的定位很精准,就是定位牙组织修复与再生的中心,正如专家们所说,这是口腔医学领域的一种新的模式。我们会按照专家的建议进一步修正我们目标,调整我们的规划,使工程中心发展更加顺畅。”

王佐林认为,启动仪式标志着工程中心按照产学研与资本投资紧密结合的方向走下去,他认为,尽管也许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出一个大的成果,但是他们愿意为民族品牌的研究,为国民的牙齿健康做自己的努力。

我也来说两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茄子口腔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请 登录注册
评论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Sorry,评论加载失败啦~~~
抢沙发,抢沙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