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头条 > 正畸> 某些正畸托槽易引起细菌聚集

某些正畸托槽易引起细菌聚集

2016-03-08 13:52:22    浏览:0    评论:0    来源: 世界牙科网
字体大小: - +

OHSU牙科学校发现某些自锁托槽保持的菌斑量较少

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牙科学校(www.ohsu.edu/sod)的研究人员发现,与使用橡皮圈结扎托槽的患者相比,大多数使用自锁托槽的患者口腔菌斑中的细菌量要少一些。

OHSU研究小组还发现,一种叫做三磷酸腺苷(ATP)生物发光的生化检测技术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椅旁工具,可以在正畸治疗过程中用于快速量化口腔细菌、评估口腔卫生状况。

这个研究结果发表于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dontics and Dentofacial Orthopedics杂志2009年4月刊中,这本杂志是美国最重要的一本同行评议正畸学杂志。

正畸矫治器周围容易聚集产酸细菌,这是正畸学中一个普遍的问题。这些产酸细菌会破坏牙齿的牙釉质,可能会引起牙齿表面变色,这些影响美观的变化可能在正畸治疗后仍然持续好多年。

传统的围绕每个牙齿用金属丝结扎的方法确实会影响口腔卫生,导致菌斑聚集,引起牙釉质破坏,新的托槽结扎方法与老方法相比很多优点。

在正畸学的研究中,尽管有几项研究分析了固定正畸矫治器对口腔菌群的影响,但是很少有研究对比不同的托槽结构、特别是弓丝结扎方法对口腔菌群的影响,也很少有研究评估固定矫治器所导致的细菌聚集的程度。

OHSU的研究与其它研究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它是一个随机临床研究,采用分口设计对比两种不同正畸矫治器——自锁和橡皮圈结扎——周围菌斑中细菌的数量。

OHSU研究检查了14位11岁到17岁的患者——每位患者都在口腔相对的两侧分别使用自锁托槽和橡皮圈结扎的托槽,研究人员检查托槽粘结前以及粘结后1周和5周时患者托槽周围菌斑中细菌的数量,采用的传统的平皿培养菌落计数技术和ATP生物发光技术计算细菌数量。

研究结果显示,不论在粘结托槽1周后还是5周后,使用橡皮圈结扎的托槽的牙齿表面菌斑中的细菌更多,其中含有口腔链球菌,在粘结托槽后1周时细菌水平特别高。橡皮圈结扎的托槽周围菌斑中ATP生物发光水平也更高。

这项研究是在OHSU综合生物学教授Curt Machida博士的实验室进行的,Curt Machida博士也是这项研究的主要研究人员,他指出,“结扎方法会影响粘结托槽的牙齿表面菌斑中细菌的水平,对此我们很惊讶。我们的研究结果提示,使用自锁矫治器,矫治器周围牙面上菌斑中所持的细菌数量会比较少。”


我也来说两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茄子口腔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请 登录注册
评论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Sorry,评论加载失败啦~~~
抢沙发,抢沙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