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个B2C远程医疗项目花落南京新百纳塔力
中以创新合作联合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耶路撒冷举行,两国签署了13项合作协议。其中,江苏常州市政府与以色列最大的民营健康养老服务企业纳塔力(Natali)签订了远程心电医疗服务试点合作协议,这是中国落地的首个B2C远程医疗项目,标志着B2C远程医疗服务在中国正式破冰。
以合作方的“中国血缘”
远程医疗在国内并不算是新鲜事物,但目前还主要以B2B的形式实施,即在大城市的三甲医院和基层及边远地区的医疗机构之间,通过事先架通的专属网络进行会诊。随着移动医疗终端普及、医疗物联网发展、医疗机构参与度提高,面向个人的远程医疗商业模式逐步开始探索,即远程医疗B2C模式。
以色列的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行业十分发达,在远程医疗B2C方面也有成熟的经验和运营模式。鉴于国内远程医疗B2C经验的缺乏,中国选择与市场化运营的以色列远程医疗服务商合作,以“引进来”的方式进行B2C模式的试点。
据了解,中国这一B2C远程医疗项目将首先选择远程心电医疗服务作为试点。在常州落地的远程心电医疗项目,将引入以色列纳塔力公司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并与中国现有医疗体制相结合,依托武进人民医院,为患者提供在家即时心电监测、线上实时诊断及线下快捷治疗三位一体的远程心电监测医疗服务。
纳塔力创立于1991年,是以色列最大的民营家庭医疗和养老企业,为以色列家庭提供紧急救援和医疗急救服务、远程医疗服务、智能居家看护系统和定制化的居家养老综合解决方案。
据悉,国家卫计委之所以选择纳塔力,除了其在以色列享誉盛名外,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其已被中国民营企业三胞集团收购,有了“中国血缘”。
三胞集团完成收购后,2015年2月,旗下南京新百(600682.SH)宣布与以色列纳塔力共同设立纳塔力(中国)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并在2016年初发布公告称,拟收购以色列纳塔力100%股权,横向加纵向综合布局养老产业。南京新百表示,收购后,纳塔力未来的发展重心之一是中国养老服务市场的开拓。
“24小时私人医生”
业内预计,项目落地后,将对中国心血管病人预防治疗产生革命性影响。
今后,当心血管病人感觉心脏有异常时,不需要到医院,套上一个具备12导联诊断能力、形似“大手套”的可穿戴设备,在一分钟内就可以测出专业的医学心电图,其数据及监测结果能够直接传输到云端数据库,纳塔力(中国)呼叫中心负责全天候的数据监测及患者疾病管理,会及时将病人的心电图数据推送给心血管专科医生。医生将根据临床经验判断患者是不是心脏病发作,需不需要及时就医。
据悉,这一服务是7×24小时的,相当于配备了一个24小时的私人医生。
即使在心脏“风平浪静”的日子里,患者也会被提醒每个月做一次心电图检查,上传到当地的医疗数据库,作为累积数据保存,医生随时可以调用。
纳塔力首席医疗官Jacob介绍,多年累积的数据显示,通过远程医疗的有效服务,84%的用户可以安心在家接受医生的指导,只有16%的情况下,才需要入院进行进一步的深度治疗。该项目成功实施后,还将扩展到其他的慢病种类,其成功经验也会复制到其他地区。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