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如何做到既管还放呢?
我们门诊为什么好多事情落实不下去,就是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监控的工具和监控的措施。我们应该把信任和控制放在一起来看,如果只有信任没有监控的话,那么这个信任是没有办法走远的。相反,如果一个老板只会监控员工,让员工觉得你对他没有一点信任的话,那么这个监控实际上最后也是失败的。
那么我们如何做到既管还放呢?
1、我们不要监控的太多,我们只去监督和控制最重要的环节。例如,我们门诊的一些精准数据,进店量,转化率,接诊率,等等。如果我们去监督控制过多的东西,反倒最后会把最应该监督的东西给落掉。
2、从监督的方法上看,我们需要的是抽查而不一定要逐一检查。因为我们逐一检查意味着会浪费过多的时间,同时也意味着对员工的不信任。而抽查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3、我们的监督和控制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达到目标,而不是搜集信息。我们很多老板喜欢收集各种各样的信息,大量的数字和报表,但是用的时候发现没有什么用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只收集跟我们目标有关系的数据更好。
4、监控的目的是为了改变未来,是为了让未来按照我们的意愿去发展,而不是事后的校正。
例如,我们开早会给员工说不允许迟到早退,否则我们会对此人做出相应的惩罚,为了避免你下次迟到,我们首先需要每人预付100块钱,如果你没有迟到,我会退还给你并会根据你的表现给予适当的奖励。
这个故事故事我们,监控的目的是为了不让不希望的事情发生。
老板想轻松只要控制好这六点:
1、监督范围。
2、监督的关键点。
3、监督的标准。
4、搜集数据和信息。
5、衡量效果。
6、修正
在这个周而复始的过程中,重点范围是成本的控制、接诊量的流程和对风险的控制。
我们需要对一个人的工作进行监控,需要和他一起不断的回顾与总结。这样你才对他有帮助,他做的事情才不至于坏到一塌糊涂时才被发现,到那时候实际上对他、对你都是不好的。
一些老板的问题是“善良”造成的。因为“善良”老板不愿意砍掉赔钱的项目,不愿意得罪没有结果的下属。久而久之,门诊里就问题成堆。
“善”的结果是对门诊和大部分员工的“恶”
一个门诊的成长,需要老板像园丁那样管理,不仅要培养,也要不时修剪。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