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指标判断你需不需要洗牙
关于牙齿,有一句是这样说的:“牙是病掉的,而不是老掉的。”而洗牙正是帮助我们预防牙齿“生病”的好方法。那我们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需要去洗牙了呢?
判断洗牙六大指标
1、是否有牙垢
张开嘴,观察牙齿是否有食物塞在牙缝,牙齿上是否有黄色的牙垢。牙菌斑和牙结石,比较“顽固”和“粘人”,往往不容易用水冲走、也不容易被牙刷带走,长此以往越积越多,这就需要更大的机械力量来清除它们。
2、是否有龋齿
看牙齿,是否有龋齿、黑点、牙结石以及色斑色素沉着。可以用舌尖感觉每一颗牙齿,检查牙齿是否有缺失、外邪、松动、酸痛等问题。
3、是否有口腔溃疡
检查口腔,有没有溃疡、异味或者莫名的肿胀。像口腔溃疡和有牙龈炎症的人,不能接受喷砂洗牙。
4、牙龈是否正常
观察牙龈颜色,看看是否呈现正常的粉红色,有没有红肿的迹象。如果红肿就表示有牙龈炎,牙龈炎进一步发展,就成为牙周炎,出现牙龈萎缩、上火时牙疼、牙齿松动等症状。
5、牙齿是否松动
上下牙齿轻叩,或者用牙刷帮助观察牙齿是否个个稳定,有没松动现象。当牙周炎已经引起牙槽骨的吸收减少、高度降低,退缩到牙颈以下,没有了足够骨质的支撑,这颗牙齿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松动。
6、是否有牙齿过敏现象
用冷水刷牙时或者吃冷热酸甜等刺激性的食物,有没有酸、痛、软感、或者出血的现象。咽下一口唾液,等30秒,如果感觉口腔内唾液分泌是否充足,有没有干燥感。
以下几项标准如果超过2项不达标,则要注意口腔清洁,如果3项不达标则需要去洗牙了。
哪些人不能洗牙?
1、出血性疾病患者
患有出血性疾病的人群,如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白血病患者,这些患者血凝机制不好,容易洗牙后出血较多。未控制的二型糖尿病患者,洗牙后由于容易导致口腔局部的感染。对于这类患者,应该预先适量应用促凝血药物,控制凝血速度,以免洗牙时出血不止及感染。
2、传染性疾病患者
患有急性传染病的人群,如急性肝炎活动期、结核病患者等,这类人应该等到疾病稳定后,才可到医院进行洗牙。洗牙是对于病情应明确的告知医生,医生应该做好相关方面的防护,并且对于使用的器械严格消毒或者丢弃。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病情,再者也是为了避免传染他人。
3、口腔软组织炎患者
口腔局部软硬组织炎症处于急性期的患者,应该待急性期过后再洗牙,以避免炎症局部加重或者通过血液传播、扩散。
4、牙龈恶性肿瘤患者
患有牙龈部恶性肿瘤的患者,不宜接受常规洗牙,因为洗牙的时候有可能弄破牙龈,从而导致肿瘤局部扩散及远处扩散。
5、活动性心绞痛患者
患有活动性心绞痛、半年内发作过的心肌梗塞以及未能有效控制的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等患者,不宜接受常规洗牙治疗。由于超声波的刺激及洗牙时的不适,有可能导致病情加重。
茄子口腔云,一款免费的云端口腔SaaS管理系统,帮助中小型私人口腔诊所全面实现挂号预约,病情回访,信息查询,库房管理,划价收费等5大板块7大功能的系统整合。有效的解决诊所日常的挂号预约、员工排班、财务方面的各个问题。现在下面二维码即可立即下载茄子云诊所APP。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