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腭裂患儿:手术治疗,绽放自信微笑
如何预防唇腭裂的发生
从疾病预防的角度来看,女性在备孕及怀孕早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戒烟忌酒,营养均衡,保持心情愉悦。研究表明,孕妇有吸烟饮酒不良习惯的,胎儿发生唇腭裂的比例明显增高。均衡而多元化的饮食是非常重要的。常吃新鲜水果蔬菜,保证维生素的摄入,必要时可补充复合维生素;孕妇出现忧虑、焦急、恐惧等不良情绪时,体内的激素水平可发生明显变化,研究证实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的紊乱会导致唇腭裂的发生。
其次,怀孕早期避免感冒,慎重用药。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很多唇腭裂患儿母体在怀孕早期都有过感冒的病史,尤其是病毒性感冒,这可能是导致唇腭裂发生的重要因素;同时,怀孕早期应尽量避免使用激素或抗组胺药物,对于一些成分不明的药物需持谨慎态度,近年来,各种安胎保胎药层出不穷,大家要有鉴别能力,医生建议去专业的妇幼保健医院购买服用。最后,孕期前三个月避免接触高剂量的放射线,如胸片检查,CT扫描等,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如电脑,手机,微波炉等,辐射剂量较低,但办公设施布置密集的场所,辐射总量较大,应避免停留时间过长。
唇腭裂是一种由自身遗传基因和外界环境交互作用造成的疾病,家族中有此类疾病的人群其后代患病的风险较高,常需要作遗传基因的筛查,怀孕之后应进行常规的体检,守住唇腭裂预防的最后一道防线。
治疗:综合序列,缺一不可
唇腭裂的治疗是一项系列性治疗,缺一不可。治疗目的是为了恢复上唇正常形态和正常的语言功能。为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整复手术的时间选择非常重要。
目前国内外公认唇裂最佳手术时间为生后3个月。腭裂为生后9-18个月。唇裂术后往往伴有不同程度鼻畸形,即裂侧鼻孔扁平、塌陷、鼻尖歪等,应在6岁(学龄前)时做鼻畸形矫正术。另外唇腭裂小孩常有上颌牙齿排列不齐,出现“地包天”。应在12岁左右进行牙齿正畸治疗。
由于唇腭裂发病的特殊性,其治疗过程也有自身的特点。一般来说,唇腭裂患儿从出生到青春期甚至更晚的各个年龄阶段,都对应着相应的治疗内容,并且各个阶段的治疗内容都承前启后且相互衔接,每个年龄阶段都有需要解决的核心内容。由多学科医师参与,在唇腭裂患者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和技术,治疗该阶段的最需要解决的形态、功能缺陷,取得最佳的长期效果,这样的治疗模式由于具有多学科综合参与,具有时间序列的特点,因此被称为唇腭裂的综合序列治疗。
唇腭裂的综合序列治疗主要内容包括——
患儿出生-3个月:术前矫正
3个月-5个月:唇裂一期手术和鼻畸形初期手术
9个月-18个月:腭裂一期手术
4岁-6岁:语音治疗
5岁-6岁或者以后各个年龄阶段:唇鼻畸形二期手术
7岁-13岁:混合牙列期正畸治疗
9岁-11岁:牙槽突裂植骨手术
16岁-18岁以后:颌骨畸形的正颌手术
唇腭裂的综合序列治疗过程长,内容多,需要患者及家长与专业医生密切合作,相互协调,在患儿出生时就与专业医生建立联系,尽早进入序列治疗模式。最初接诊的医生应对患儿的营养、发育、健康状况等进行全面评估,然后组织新生儿阶段的序列治疗成员对患儿进行会诊,并与患儿家长讨论,综合考虑患儿的畸形情况、生长发育情况以及患儿家庭的社会经济条件,然后开始治疗介入。虽然在整个序列治疗过程中,主要的治疗内容是由外科和正畸科来执行,但是其他相关专业科室,如语音病理科,麻醉科,口腔修复科,口腔内科,儿科,耳鼻喉科等都必不可少。
在有条件的医院,全体序列治疗组成员应定期对每例患儿进行集体会诊,回顾前一阶段治疗效果,对比讨论并制定下一阶段的治疗内容和施行方式,同时注意保存各种图片、录音录像和模型资料记录。另一方面,患儿家长在每一治疗阶段结束后应按照医生的指导按时复诊,积极准备下一阶段的治疗。
唇腭裂患儿术前正畸治疗
完全性唇腭裂患儿面中部组织缺损主要在上唇、牙槽骨和腭部。患儿局部组织移位,舌体很自然地位于裂隙中。由于舌肌向前上方的异常运动,会增加牙槽嵴部裂隙的宽度,使得腭部更加高拱,鼻畸形亦更为严重,故手术难度随时间推移有增大的趋势。如果裂隙过大,强行拉拢软组织关闭裂隙,经以往的研究证实,会造成局部张力过大,继而局部疤痕挛缩,进一步限制了上颌骨的矢状发育。
所以唇腭裂患者的牙槽骨及鼻重建对于唇腭裂整形外科医生是一个挑战。为进一步提高唇修复的美观结果,1950年,Mc Neil提出了唇裂手术前上颌骨矫治的概念,1999 年,Grayson 等提出了唇腭裂婴幼儿手术前鼻- 牙槽骨矫形( nasal- alveolar molding)的方法与技术,还有一些学者对这一方法进行了简化和改良,都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经过改良鼻牙槽嵴矫形治疗的患者,恢复了鼻孔的对称性,抬高了鼻翼,纠正了鼻小柱的倾斜,延长了鼻小柱的长度,缩小了唇部及牙槽的裂隙,便于外科手术的实施,减小了术后疤痕的张力,有助于患者外观的改善。
唇腭裂术前要注意啥
唇腭裂患儿逐步停止吸吮母乳或奶嘴型奶瓶喂养,改用汤勺喂养,因为术后患儿吸吮乳头或奶嘴时可能会导致伤口裂开,如术后突然改用汤勺喂养,易致患儿哭闹剧烈,影响进食及伤口愈合。
术前保持口鼻腔清洁,做好个人卫生,遵医嘱用漱口液漱口,3岁以下的婴幼儿不会漱口,可用棉签沾漱口液或温开水清洗口腔牙龈、舌、腭等处。温水棉签擦拭鼻孔,成人剪短鼻毛、剃须等。
术前一天遵医嘱执行禁食禁饮、药物皮试等准备。成人全麻术前8-12小时、婴幼儿术前4-6小时禁食禁饮,婴幼儿术前4小时可饮少量温水或糖水。
唇腭裂手术后的语音治疗
国外长期追踪研究发现,腭裂的患儿,由于重要发音器官——上腭的裂开,他们说话能力的发展要落后于他们同龄的小伙伴。为此,要积极倡导在语音治疗师指导下,在家长在和孩子互动中,采取一定策略,促进腭裂患儿言语语言能力的发展。像是如何使用绘本,如何和孩子一起玩发音的游戏等等。
一般说来,理想的腭裂手术,要达到两个目的。首先,要帮助孩子把嘴巴上面的洞补起来,这样吃饭的时候食物就不容易从鼻子跑出来。同时,腭裂修补手术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孩子说话的时候,在嘴巴最里面的位置,有一个肌肉的"阀门",可以完全地关起来。如果这个"阀门"关不严实,说话的时候,就有气流压力漏到鼻子里面浪费了,而说话时口腔所需要的气流压力又不够,就会说不清楚。有的孩子上腭裂开得比较大,手术修补,想要把"阀门"严密地关上就比较困难,为此就可能需要再做一次手术。"阀门"关闭好后,由于一些不良发音习惯的存在,影响到他们清晰地说话,就可以考虑通过语音治疗,在治疗师的指导下,学习正确的发音位置和发音方法。
有的孩子,在小的时候没有条件做修补上腭的手术,长大以后可以通过腭裂修补和咽成型联合的手术方案获得较为理想的手术效果——同时修补裂隙,也把发音的那个“阀门”关闭好了。但是,与此同时,很多腭裂修补手术做得比较晚的患者,他们在器官条件限制下,养成了一些比较严重的不良发音习惯,这就给大年龄腭裂患者的语音治疗增加了难度。但是,大年龄的患者由于自己主观想要改善的意愿很强烈,加上自身学习能力也比小孩子要强,还是可以在发音上有蛮大的改善和进步的。
唇腭裂手术后如何护理
术后饮食术后家长应防止呛奶、吐奶。喂奶姿势:手抱(45度);喂奶用物:奶瓶、汤匙;手术当天回房后2小时左右可喂温水;无恶心呕吐不适症状,4小时后可喂奶。家长可以按照原有喂养习惯及方式给孩子准备食物并喂养。进食后注意口腔清洁。
唇裂手术后一般6-7天拆线。拆线当天即可出院。腭裂伤口使用可吸收缝合线,通常一个月左右可自行吸收,可不用拆线。
唇裂疤痕护理,为预防宝宝唇部疤痕的产生可在拆线后使用去疤痕凝胶,也可以拆线一周后进行疤痕的按压,持续半年,能预防疤痕的挛缩和凸出。护士会在出院时指导患儿家属。
腭裂术后可使用手套或棉袜约束患儿双手,以免患儿将手指、硬食物或尖锐物放入嘴巴内,造成腭部伤口裂开出血。术后3-4天无特殊情况即可出院。
唇腭裂患儿的喂养知识
唇腭裂的预防关键在于怀孕早期,即妊娠第2—3个月期间。应避免可能的致病因素,提倡优生优育。如果生了唇腭裂畸形的小孩,也不要紧,只要很好喂养,经过及时的手术治疗,也会成为一个可爱的孩子。喂养方式的改变:
唇腭裂的宝宝由于口鼻腔相通,口腔压力不足导致无法顺利吸吮母乳和奶瓶。宜选用带勺的奶瓶或唇腭裂专用奶嘴进行喂养。出生两周就可以进行术前正畸矫治,佩戴专业的矫治器覆盖全部牙槽嵴和硬腭,使口腔内形成负压改善舌的运动,有效帮助唇腭裂宝宝吮吸、进食。
孩子喂奶时,用手指堵住唇裂部,帮助唇部闭合。喂食时将患儿抱起,斜卧于家长怀中45度,切忌平躺,喂养时不要太快,食物不宜太满,以免患儿呛咳;喂毕,轻抱患儿,拍其背至打嗝排气再让患儿右侧卧数分钟。对于母乳丰富的家长,可先将乳汁挤出,用专用的奶瓶喂养患儿。
婴儿喂养指导:
从宝宝四个月起应逐步补充谷物和含铁的食物,包括米汤、面糊、蛋黄、肝泥、菜泥及鱼泥等,同时增加果汁、水果、蔬菜泥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促进铁质的吸收,保证宝宝术前充足的营养。
幼儿喂养指导:
1- 3岁的婴幼儿每天膳食中应保证有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如牛奶、瘦肉、禽类、鱼肉、豆制品等,饮食品种多样性,多进食黄绿色蔬菜和新鲜水果,但不宜经常用水果代替蔬菜,同时要培养定时、不挑食及不偏食的良好饮食习惯。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