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头条 > 热点医讯> 传统药企纷纷跨界转型 专家称传承有余创新不足

传统药企纷纷跨界转型 专家称传承有余创新不足

2016-06-08 10:17:53    浏览:913    评论:1    来源: 凤凰健康
字体大小: - +

如果有人调查对国内药企印象的话,估计八成以上的人会用如下词汇来描述:“传统”“踏实”“肯干”,尽管这的确是目前国内药企的普遍形象,但其实他们已经在悄悄转型,越来越多的传统药企正在低调的走在创新的路上。

走进以岭活动启幕

6月2日,2016第九届中国健康总评榜“走进企业”活动(以下简称“走进以岭活动”)启幕,由专业评委及媒体组成的总评榜观察团实地探访以岭药业,凤凰健康作为第九届中国健康总评榜的主办媒体之一,也以观察团成员身份深入企业内部,以媒体角度感受不一样的以岭药业。

两种创新已成中国药企转型常态

图为健康总评榜的评委冯启若

“什么叫传承?什么叫创新?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中国中药类的上市公司大多数的传承做的还可以,但创新不足。”作为本届健康总评榜的评委之一,院长在线创始人冯启若在“走进活动”伊始就为药企创新做了评价。

在冯启若看来,药企创新分两种。一种是扎根传统本源,高举中医药特色的创新,他毫不掩盖对这种创新方式的赞赏,直接以王老吉举例,“我觉得在这个点上最让人最振奋的创新典范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王老吉,王老吉实际上它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中成药,从一个中成药一跃成为中国最主流的饮品,甚至在一些地区,凉茶的品类,已经成功的超越的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这个故事也是让人振奋的一个故事。”

冯启若坦言,王老吉的创新是西方人无法理解的创新。“上火,其实是中国上千年传承的一个经验概念,这个概念却打败了西方的循证医学概念,这也算是一种创新。”

另一类创新则是拼命向西方的循证医学靠。冯启若认为,这种创新几乎是拿着传统的中医药努力靠近西方的医学体系去表达问题,“这种创新实际上跟我们现在的中医学理论关联度不是太高。”

他直言,“目前能将中医药与创新结合的较好,让人能看到中医药的希望的(企业),我觉得以岭应该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我还没有看到第二家”。

后起之秀:以岭药业立足医药玩转大健康

跨界大健康领域,已经成为这几年药企最常见的转型发展思路。

如天士力早早推出了自己的茶叶,云南白药推出了自己的牙膏创可贴,同仁堂也于2016年加入到大健康领域大军中,推出了自己的凉茶产品。

相比这些企业,以岭药业的大健康发展之路显得较为低调。但作为后起之秀,以岭药业的大健康产业蓝图,并不比上述企业逊色。

凤凰健康在以岭药业旗下的以岭健康城参观发现,以岭药业旗下的健康产品已经多达12类,其中又细分为健康饮品系列、茶品系列、固体饮料系列、健康油系列、保健枕系列、子黑素系列、绿尚咀嚼片系列、土元鸡蛋等系列类别。

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蔚

事实上,以岭药业的大健康产品早已超过在以岭健康城内所能看到的产品。凤凰健康从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蔚处获悉,目前以岭药业不仅在做蓝帽子保健品,也在做一些休闲保健品,普通食品门类,如上文中提到的土元鸡蛋、健康油等产品均是以岭健康城目前热销的产品。

事实上,仅“以岭健康城”这一个项目,便能看出以岭在大健康领域的大致布局。王蔚告诉凤凰健康,以岭健康城是在吴以岭院士所提出的养生八字经,也就是通络、养经、动形,静神,这一原则指导下所建立的医药建养的综合体。

在随团参观时凤凰健康发现,健康城内不仅建有健康管理中心,还根据八字经分别设置有通络养生馆,养经养生馆,动形养生馆和静神养生馆。同时,以“治未病”为原则的高端体检中心也吸引了大量养生客的注意。

以岭药业总经理吴相君

以岭药业总经理吴相君随后接受凤凰健康专访时,也并不讳言以岭的大健康蓝图。

他告诉凤凰健康,以岭药业未来的发力点将基于三大板块:即中药板块、化学生物药板块和健康产业板块,最终形成从医到药到健康的产业链布局,以及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这就是我们未来一个整体的一个战略布局。”

在吴相君看来,这个布局从板块来看是中药、化学和健康产业;从产业链条来看,则是建立从医到药到健康产业链条;而从市场来看,立足于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三者相辅相成,互相推动,最终形成健康整个全产业链的发展。


我也来说两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茄子口腔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请 登录注册
评论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Sorry,评论加载失败啦~~~
抢沙发,抢沙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