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原因造成宝宝小黑牙
朋友的孩子3岁半,活泼、聪明、可爱、伶俐,只是一口小黑牙。开始大家以为是吃东西不注意粘上的颜色,一刷就能掉,没想到朋友说没办法了,黑色刷不掉了。都怪自己没给孩子养成刷牙的好习惯,孩子又喜欢吃糖,久而久之孩子小牙成了这样。
一般牙齿变黑有3种情况:
1.外源性着色。
这种情况指牙齿正常情况下的色素附着,以药物原因多见。比如孩子脾胃不和,胃酸倒流,酸腐蚀牙釉质,导致牙釉质脱钙,容易附着色素。还有,孩子长期喝中药,中药颜色深,亦可造成色素附着。但光滑健康的牙齿不易附着颜色。这种着色没有危害,只是影响美观。
2.牙齿变色。
此种情况以龋齿多见,伴随牙体缺损,牙齿硬组织的崩脱或形成牙洞。由于人们口腔内有大量细菌,孩子又都爱吃糖,细菌和糖反应产生酸,酸破坏牙齿的牙釉质,形成龋齿,导致钙流失,造成牙齿缺损、着色,进而形成牙洞,同时有变色,这就是龋齿的形成过程。
3.牙釉质发育不良。
这种情况乳牙和恒牙都有可能,表现为牙釉质不完整、光滑,上面有条纹或者孔洞,导致牙齿有变色及着色可能。常见的典型例子为天津市个别地区的地下水含氟量过高导致的“氟牙症”。另外,以前常见的“四环素牙”现在已经罕见,此为纯药物导致。
龋齿,俗称虫牙,从乳牙一萌出就有发生龋齿的可能,是小儿牙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家长如何照顾龋齿宝宝呢?
1.孩子喝完奶,一定要喂水。
家长特别容易忽略宝宝的龋齿,尤其是低龄幼儿门诊最为多见。如喂养方式不当造成的“奶瓶龋”,在喝夜奶的孩子中最为常见。姚主任提醒家长,无论何时,只要孩子喝完奶,家长一定要给孩子喂水,起冲洗口腔的作用。生活中,家长容易把“奶瓶龋”当成牙变色,从而忽略宝宝的龋齿,延误治疗时机。
2.对孩子的口腔护理,应该尽早开始。
要让孩子形成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从宝宝3个月开始家长就应该有规律性地进行口腔清洁护理,以便孩子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这样孩子长牙后对口腔清洁才会不产生抗拒心理。
3.6岁以前宝宝刷牙一定要有家长的协助,3岁前要完全由家长来完成。
小宝宝的运动肌肉没有那么精细,他们自己刷牙的时候经常只刷能刷到的地方,但刷不到的地方也有大量的细菌附着。这时,家长要帮助孩子刷牙,不只帮他们清洁牙面,还要清洁牙龈及口腔黏膜,当然力度不要太大,要尽量轻柔。
不要因噎废食。糖可以吃,因为糖分中含有孩子成长所需营养,只要保证孩子吃过糖后及时漱口,减少糖分在牙齿上附着的时间即可。饼干、小点心类的食品要远比糖厉害,因为吃完这些只是漱口并不能漱干净,要马上刷牙,清洁口腔。保证营养、保证口腔健康,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孩子就能健康成长。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