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头条 > 热点医讯> 移动医疗也许还得从普及医疗做

移动医疗也许还得从普及医疗做

2016-04-01 10:26:43    浏览:0    评论:0    来源: 搜狐
字体大小: - +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微生物与细胞实验室、NRC助理研究员——Steven Yan

最近互联网上传的最热的新闻必然是“疫苗杀人”了。山东一个原本在医院药剂科当科长的庞某,下海后非法经营人用疫苗,涉案价值5.7亿,流入18省。而她经手的疫苗,全部未经冷藏而予销售,北大专家说这是在“杀人”。这一个本身就“骇人听闻”的新闻在许多网友、新闻媒体的渲染下最终变成了人人谈“中国疫苗”色变。

在种种压力及舆论的推动下,3月22日下午世界卫生组织发文为中国疫苗撑腰,称中国疫苗安全风险非常低。笔者在搜索、浏览了众多网友的留言后发现:约有90%的网友将疫苗在冷冻运输过程中导致的失活和疫苗本身质量不佳划上了等号,并且认为现在中国的自制疫苗在本身工艺上还比不上国外的疫苗,更有甚者觉得注射了失活的疫苗就要“坐吃等死”了。其实从专业角度来说,超温疫苗最大的问题就是失效。在不合适的保存条件下,疫苗中的抗原成分失活,接种之后也无法激活免疫反应,这样一来,再次遇到病原体的时候,机体也就无法得到保护了。一言以蔽之,就是打了白打。和无效的假药一样,超温失活的疫苗流入市场也会带来严重危害。对个体而言,接种无效疫苗的后果如何要看疫苗本身的种类。举例来说,如果接种的已经失效的水痘疫苗,产生不了效果,大不了也就是又得上水痘而已,发发烧,出出疹子,过上十天半个月,大多也就自愈了;但是如果接种的狂犬疫苗,未产生有效保护,发生了狂犬病毒的感染,那就真的是要命了。对于整个人群而言,无效疫苗带来的影响可能在短时间内并不明显,但长期的潜在风险依然是巨大的。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失效疫苗打了也许会有潜在性风险,但是类似”打了就要死“的说法就太夸大其词了。

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一口气提交了五份提案,其中在互联网医疗方面,建议监管部门积极鼓励互联网与科技公司等社会力量,参与到分级诊疗制度在各地的探索与完善中去,打破医院的“信息孤岛”。伴随着互联网医疗成为“两会”的热点话题,移动医疗创业热愈来愈热,越来越多的人沐浴了这股“两会”带来的“掘金春风”。然而,在这股由国家推动的移动医疗创业大潮背后隐藏的却是一个致命的漏洞:普通大众的基本医疗知识严重缺失。

“医闹”一词从“医患纠纷”演变而来,近年来,频繁的“医闹”新闻的出现背后所折射出的普通民众基本医疗知识缺失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在治病过程中,有部分病人及病人家属忽视了“用药本身就有风险”这一基本定律,将其风险全部转嫁给了医生及护士。在这样一种不好的风气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医疗工作者工作及生活在一个高压环境下,同时医疗机构也背负着巨大的道德及法律风险。与之相对应的,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移动医疗创业者普遍选择以“挂号”、“轻问诊咨询”作为其进入“移动医疗红海”的切入口,但大多数的创业者仅把自己定义为一个中介咨询机构,而不是一个医疗服务机构,先不说这样做正不正确,仅从大方向上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这些创业者日后转型的速度及质量。笔者就此问题咨询了几个移动医疗的创业者后发现,几乎所有的创业者都担心在过分渗入医疗产业后所产生的相应法律风险。打个比方来说,A公司提供挂号B医院服务,病患C通过A公司拿到了B医院的号,如果仅是一个中介咨询机构,那无疑,病患在之后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全部得由治疗其疾病的B医院来承担责任。但如果A公司是作为一个医疗服务机构,其安排C病患去了B医院医治疾病,那在出问题后,A公司无疑也要在这之中承担一定责任。作为普通创业者来收,仅仅涉及到一条人命的官司也许就会让其公司破产,这巨大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也让创业者踌躇不前。

目前国内的针对多方的医患纠纷的法律还属于空白,没有明确的定责规章制度。笔者在采访了几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某地卫生厅官员后得到了他们的一致答复:不是不想干,而是牵涉的机构太多,又不知道该由谁去牵头协调。从这我们不能看出,越来越多的“医闹”事件已经引起有关部门对于医患纠纷的定责及相关法律制定及修改的重视,但由于其牵涉面太广、协调部门过多,想要理清头绪也许还需要时间。

移动医疗的本质是把病患从被动地位转换为主动地位,让病患在选择就医、疾病问询及治疗过程有更大的选择余地。但与欧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的移动医疗行业所服务的患者,有多数或者大多数对于基本医疗常识较为缺失,这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引起移动医疗行业与病患之间的冲突及对立。在学习欧美发达国家移动医疗发展轨迹的同时,中国的移动医疗行业无疑还需引入至关重要的一环——“普及患者的基本医疗知识”,让患者认清自己的疾病及治疗过程中所需要承担的风险,明白责任界限。比起如何更好更快的与线下医疗机构做无缝对接及合作,也许帮助医疗机构处理和减少“医患纠纷”更有前途。


我也来说两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茄子口腔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请 登录注册
评论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Sorry,评论加载失败啦~~~
抢沙发,抢沙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