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牙机的空化效应
现代高速影像设备已经被科学家们广泛应用于捕捉那些人眼无法识别的高速过程。来自伯明翰大学牙科学院的研究者们通过高速影像揭示了清洁牙齿的超声洁牙机是如何工作的。
在10000倍速度的显微镜下,通过记录洁牙机的工作过程,研究者们发现洁牙机的端部会产生很多微小的水泡,这被称为空化效应。他们认为,在工作尖端附近产生的空化效应能增强能量,工作尖的振幅也会加大。 已有研究发现在根管治疗的冲洗过程中,水泡的产生和破裂的过程都会增强其清除菌斑生物膜的能力,但不会碰到牙齿的表面,这也有助于研发新的微创器械。
“我们使用电子显微镜做了一些其他研究,发现如果空化效应增加,超声洁牙器去除菌斑生物膜的能力也随之增强。综合来看,我们可以推断如果改变这些常用工具的形状和功率,可以增强它们的效率,而且很有可能使其不会造成疼痛。”文章的第一作者Nina Vyas 评论道 牙科学院的Damien Walmsley教授补充道:“牙齿上的菌斑和软垢堆积形成我们常说的牙石或硬化牙菌斑,清除菌斑和牙石是维持口腔健康的重要步骤,也是牙科诊疗过程中的常规操作。这项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更有效地使用我们的工具。”
这项研究中使用的是Satelec P5 Newtron洁牙机,工作尖端Satelec 10P,在水箱中进行中等速度和高速操作,并通过每秒高达250000帧的摄像设备来记录操作的过程。研究者使用扫描激光测振技术来记录工作间的振动。该研究也是首次使用这两种方法来研究超声洁牙机的空化效应。 这篇名为“对超声洁牙机尖端空化效应的高速影像研究”发表在PLOS One杂志上。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