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头条 > 正畸> 心理护理与舒适性护理 在正畸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心理护理与舒适性护理 在正畸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2016-01-06 11:18:55    浏览:0    评论:0   
字体大小: - +

【摘 要】目的  研究系统性的心理护和临床舒适性护理在整个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方法,以便研究和指导临床工作。 方法  对638例错牙合 畸形的患者采用标准方丝弓技术﹑MBT直丝弓技术﹑舌侧隐形正畸技术进行矫治,对患者正畸前进行心理评估,针对不同心理状况的个体实施与之相适应的心理护理和舒适性护理(或是全身心的整体护理)  结果  通过医护人员在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全面的心理护理与舒适性护理,所有患者均圆满完成治疗,无因心理,生理不适而放弃或中断治疗者,患者本人及家属对治疗效果与护理工作均感满意。 结论  不同年龄的正畸患者治疗时行为表现不一,正畸医师应掌握不同年龄的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知识,充分同患者和家属沟通,运用心理护理与舒适性护理,使正畸患者在整个疗程中心情放松舒适,完美的完成整个正畸治疗,从而使医护人员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关键词:心理 舒适性  护理  正畸治疗

【Abstact】 Objective a systematic study of the psychological comfort of nursing and clinical care throughout the orthodontic treatment of methods in order to study and to guide clinical work  Methods Pairs of 638 cases of malocclusion deformity in patients with standard Edgewise MBT straight wire the technology, the technology, stealth lingual orthodontic correction technology, orthodontic patients prior to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psychological status for different individuals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phase to adapt to the psychological care and comfort care (or wholeheartedly overall care)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 by medical staff, treatment and after treatment, a comprehensive psychological care and comfort care, all patients successfully completed treatment, no psychological or physical discomfort and give up or interruption of treatment, patients themselves and their families to treatment Effects are satisfied with the care. Conclusions   of different ages orthodontic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mixed behavior, physicians should orthodontic patients of different ages to master the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knowledge, to fully communicate with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the use of psychological care and comfort care, so that orthodontic patients Throughout the course of the mood relaxed comfort, perfect to complete the orthodontic treatment, so that medical staff to better care for patients

【Keywords】 psychological comfort care and orthodontic treatment

口腔正畸护理是围绕正畸治疗从初诊到治疗结束的一个全过程治疗,针对牙齿错牙合畸形对患者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影响采取的相应护理措施。随着护理学的发展,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已满足不了人们全面心身的健康需要,要求正畸护理工作不能仅限于配合医师单纯的技术操作,更应该体现 “以病人为中心”人性化的服务理念① 。

  1. 临床资料

自2002年10月—2009年11月来我科门诊就诊患者638例,男性203例 (其中145例12岁—18岁,平均年龄14.5岁,58例18岁—32岁,平均年龄26.4岁),女性435例(其中306例12岁—18岁,平均年龄13.6岁, 129例18岁-42岁,平均年龄24.6岁)。采用标准方丝弓技术矫治185例。采用MBT直丝弓技术矫治404例(其中64例采用美观陶瓷直丝弓托槽矫治),采用功能性矫治46例。采用美观的舌侧隐形正畸技术矫治3例。

通过医护人员在治疗中全面的心理和舒适性护理,所有患者均圆满完成治疗,无因心理、生理不适而放弃或中断治疗者,患者本人及家属对治疗效果与护理工作均感满意。

2. 系统性心理护理与舒适性临床护理

2.1 正畸前护理

错牙合 畸形患者矫治前,心理问题较多主要心理问题表现有渴求矫治畸形,需要了解治疗全过程的相关知识,担心治疗过程中疼痛不能忍受,产生畏惧心理,担心治疗后的治效,有的患者自己认为形象丑陋,及其自卑,常会产生失落感和孤独感,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耐心解释和关怀,渴望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医护人员用热情的态度和温和的语言认真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给予患者精神上的安慰。在与患者及其家属的交往过程中,应创造一个主动融洽的环境,给患者一种亲切和信任的感觉,以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紧张心理,使患者感受到亲切和关爱②。

初诊时,正畸医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正畸治疗的常识,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患者所戴用的矫治器的种类和类型,用模型或以图片、幻灯、光盘方式向患者及家属演示矫治的有关情况,对患者及家属担心的问题耐心解答。对正畸治疗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向患者及家属告知,如需要拔牙矫治等,让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消除日后对患者产生的心理影响,充分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为求患者的主动配合,为进一步治疗搭建良好基础,使医师初诊时就与患者形成良好医患关系,对于美观要求较高的成人患者,可建议使用美观的陶瓷托槽或舌侧托槽进行矫治。

取印模制作模型是正畸治疗前的重要过程,对整个治疗设计和预后都有着重要作用,正畸患者多为儿童,医师在操作中,不同儿童行为表现不一致,患者配合常有一定困难,要求医师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取模操作时动作要轻、快、准,设法让患者放松,分散其注意力,并尽可能缩短操作时间,使患者感觉舒适。同时医护人员应掌握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和心理知识,注意患者心理变化,运用心理干预,安慰并鼓励患者,尽量减少患者紧张和恐惧心理,在家长的陪伴下进行正畸治疗,有利于稳定儿童的情绪。

2.2 正畸中的护理

现代正畸临床中多选择固定矫治器进行矫治,正畸治疗设计减数拔牙的病例,医师应与患者和家属进行充分交流,介绍为什么要拔牙齿,拔牙对正畸治疗的重要性和拔牙正畸治疗后的治疗疗效。初戴矫治器时,医护人员之间需要密切配合,将四手操作舒适护理用于口腔正畸护理工作中,在治疗前护士将所需物品和材料备好待用,提高操作质量,缩短疗程,让患者在治疗中感受到的是舒适与安全,而不是紧张与担心。操作完成后要仔细给患者交代注意事项,初戴矫治器时会有不适感觉,同时治疗中有可能托槽脱落,托槽有可能摩口唇,每次复诊加力后,牙齿有可能3-5天左右不适,轻微的疼痛属于正常情况,嘱患者不必过度恐慌,鼓励患者积极配合,逐渐适应,嘱患者坚持早晚及进食后刷牙。加强口腔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并将口腔卫生不好可能导致牙龈炎、龋齿等告知患者及家属。对于初次戴用矫治器的患者,通过回访与患者保持联系,了解患者的不适,及时解答相关问题,使患者和家属感受到医师对他们非常重视,建议患者以后每次提前预约复诊,尽量减少候诊时间。

2.3 正畸后的护理

因正畸治疗周期较长,患者的心理状态多处于变化中,包括担心、疑虑、过高的期望、急于过早结束治疗、不愿遵医嘱配合治疗等,应针对不同心理状态,给予患者热情而耐心的解释说明,让患者及家属认识到正畸治疗的成功是患者和医生共同合作的结果,多与患者交谈,心理护理也非常重要,医护人员用和蔼的微笑,亲切的语言安慰和引导患者正确看待自己的问题,针对不同病例讲解成功的实例,帮助患者树立信心,解除思想顾虑。正畸治疗结束后,被动戴保持器以维持疗效是正畸治疗的必要程序。教会患者正确佩戴保持器,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保持器的重要性,并要求定期复诊。因患者治疗效果已达到容易忽视了保持阶段的配合,因此一定要强调如果不配合保持器戴用,非常有可能复发。对于美观要求较高的患者,可采用透明美观的压缩式牙合 垫保持器或选用隐形美观的KUYZ保持器,即在牙齿舌侧粘接多股的麻花丝,最大限度的保持牙齿,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3. 讨论

正畸患者多为儿童,因儿童心理和生理的发育未成熟,对创伤特别敏感,理解力和自制力都很差,而且容易受各种偏见影响。因此,许多儿童对看牙齿怀有不同程度的害怕和紧张心理,在行为上表现为敏感增高,耐受性降低,甚至躲避或拒绝治疗。医护人员应掌握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和心理知识,在诊治过程中充分运用心理干预,同时应和家属和患者沟通,国内外不少学者指出,应创造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治疗环境,尽可能成立专门的儿童口腔诊室。在诊室内布置玩具、图书,播放悦耳的音乐,或给患儿观看他们感兴趣的电视节目,以使患者心情放松。采用视听设备对轻中度牙科畏惧症患者进行口腔治疗,减轻了患者的恐惧和焦虑③。现代生活中多为独生子女,有时患者父母对子女的治疗格外焦虑,他们对医护人员往往提出过高要求,所以儿童患者的心理护理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是对家长的心理支持。家长的心理状态对儿童患者有着直接影响。总之,争取家长对治疗的理解和支持尤为重要④。

对于成人患者来说,正畸治疗对他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及社交等产生一定的影响,个别患者会有自卑心理;有的患者对正畸治疗,精神负担较重,也有患者对正畸治疗抱有过高的或不切实际的期望,因此,医师应向患者说清楚,她们的付出和最终收获的治疗效果以及和存在的并发症,认真的解释有关问题,使患者对正畸治疗的充分理解,对治疗充满信心。

将舒适四手操作护理用于口腔正畸护理工作中,将“人性化”的舒适护理理念融入正畸治疗的整个护理中,不仅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和信赖,也提高了正畸护理服务的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竞争与压力的增长,人们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正畸门诊患者的心理问题也不可避免的增多。如果忽略患者的心理问题而只进行单一的正畸治疗,有时治疗结束后患者对效果仍不满意,因此,正畸治疗配合“人文关怀”和一定的心理疏导就越来越显的重要了。充分运用心理干预,使以往的被动护理变为主动护理,也体现了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从而使医护人员更好的为患者服务⑤。

参考文献

① 王家琴 盟玉娥   舒适护理在口腔正畸护理中的应用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2006 22<3>增刊;61-62

② 徐宏志 李阳飞   儿童正畸治疗行为表现及其应对方法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4  14<12>;691-693

③ 粱美玉  罗红 周艳 等  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心理辅导  广东牙病防治杂志 2008 16<7>增刊;644--645

④ 胡壮 沈燕   儿童牙科畏惧症的防治概综述       广东牙病防杂志2008  16<7>增刊;656--658

⑤ 王好星    打开咬合与改良2类颌间牵引的临床分析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2006  22<3>增刊73

⑤ 张晓莉  王好星    500例正畸治疗舒适性护理的应用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9  6<20>;1849-1850

我也来说两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茄子口腔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请 登录注册
评论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Sorry,评论加载失败啦~~~
抢沙发,抢沙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