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头条 > 儿牙> 学龄听障儿童与健听儿童口腔共鸣特点的比较研究

学龄听障儿童与健听儿童口腔共鸣特点的比较研究

2016-02-22 15:37:26    浏览:0    评论:0    来源: 医学论坛网
字体大小: - +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言语听觉康复科学系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探讨学龄听障儿童口腔共鸣障碍的特点。研究指出,听障儿童存在下颌运动范围受限和舌运动范围受限导致的口腔共鸣障碍问题;男性的舌位较女性更靠后,舌的运动范围较大;青春期(7~16岁)是口腔共鸣发展的重要时期,青春期的儿童的口腔仍在增大、下颌的运动范围缩小但稳定性增加、舌的前后运动范围增大。该文发表在2013年第03期《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上。

选取7~16岁健听儿童228名(男124名,女104例,7~10岁70名,11~13岁78名,14~16岁80名),7~16岁听障儿童142名(男71名,女71名,7~10岁54名,11~13岁43名,14~16岁45名),用RealSpeechPlus分析软件提取两组儿童汉语核心韵母/a/的第一共振峰频率(aF1)、/i/的第二共振峰频率(iF2)、/u/的第二共振峰频率(uF2),并分析其与年龄、性别及健听和听障之间的差异。

健听儿童的aF1、iF2、uF2值分别为853.23±150.86、2 635.58±289.97、820.40±175.00Hz,听障儿童的值分别为743.58±176.18、2 531.89±253.36、1 076.62±261.74Hz,听障儿童与健听儿童aF1、iF2、uF2值差异均具有极其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听障儿童各年龄段aF1均低于健听儿童,uF2均高于健听儿童;男性的uF2低于女性;随着年龄增长,aF1、uF2逐渐增小,iF2逐渐减大。

相关链接:http://med.wanfangdata.com.cn/Journal/tlxjyyjbzz.aspx


我也来说两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茄子口腔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请 登录注册
评论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Sorry,评论加载失败啦~~~
抢沙发,抢沙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