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生必须了解的桩核问题
随着技术的进步,材料的更新,口腔医学的修复学科在治疗方式得到了很多的改变。以往认为不能保留的残根残冠可以通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后冠延长术,桩核等得以保留。其中有很多的应该注意的细节,我们是不是掌握。有些和我们的教科书有冲突。面对口腔治疗上如此多的做法,口腔医生应该怎么去操作,最近看了点口腔医学方面的书,参加了一些口腔交流论坛,下面谈一下我的一些观点。
先说说根管治疗的根尖区密闭性,必须在根管治疗后立即打桩,而不是在观察一两周后。口腔医生目前在上根管治疗时,大多数是糊剂加侧方加压技术。刚充填完的根管,糊剂还没有凝固,去除冠方的牙胶只能使糊剂流动。而糊剂凝固后,对牙胶的切割会引起糊剂的碎裂,破坏了根尖的封闭。前面转载的博文说过ET治疗后的牙修复失败有包括根漏,颈漏和冠漏等。为杜绝根漏的发生,应该在根充后就打桩。现在的很多糊剂里都含有激素,不是做的很糟糕在短时间内都不会出现症状。再者即使是完善的根管治疗也只有96%的成功率,还有4%的或多或少会出现问题。临床上切实的做好根管治疗才是最重要的。
现在口腔医生可以选择的桩有很多种类。在预成桩问世以前,大多数是通过铸造桩来完成。日常治疗上常用的现在有成品螺纹桩、铸造桩、预成纤维桩等。在说用什么桩之前,先来说说桩和核。增强牙体组织的抗力形是核的目的,而给核提供固位形和改变应力在牙体组织能的分布则是桩的作用。从牙齿的缺损程度来决定,如果残余的牙体组织能够保证冠部的抗力就可以不用桩核。如果残余的牙体组织不够保证冠部的抗力,则需要核来增强。而单纯的核如果在残冠上不能够有足够的固位时,则需要桩和核的联合应用。到这里才是选择用什么桩,是金属桩核还是预成桩加树脂核。
对于牙冠部残余牙体组织较多,特别是近远中壁完整,周围有一圈2MM的健康牙本质,可以取得牙本质领台,可以光用核,不要桩。牙体部分存在,缺损比较大,大面积缺损,口腔医生可以考虑成品桩加树脂核来完成。残余牙体只有极少部分或是根本就不存在冠部牙本质的就应该选择金属桩核。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