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中西部,着眼正畸新技术
无托槽矫治技术的临床应用特点?
国际与国内的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经历了数年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接受矫治治疗的错颌畸形人群范围,尤其是一些具有美观、摘戴要求的成年患者。按照目前的趋势,随着技术与材料的革新,相信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还将取得更多的发展,这种趋势是不可逆的。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原理之一,使用计算机辅助模拟压力,使其在矫治过程中具有与传统矫治技术相比更精确、更精细等特点,在矫治效率得到提升的同时,也有助于正畸医师们更易掌握矫治器对牙齿产生的力量。
目前中西部地区无托槽矫治技术的应用现状如何?
因为一些地域、经济发展等问题,目前我国中西部很多地区对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应用不是很普遍:在医疗层面,这些地区的医师们既往接受培训与学习的机会较少,故能够顺利开展新技术的机会有限;在患者层面,受消费能力、经济状况的影响,中西部地区患者对价格相对较高(与传统矫治技术相比)的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接受程度也有限。但在培训中我感受到,中西部地区的医师对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具有相当的热情,我们西部地区各大院校及专业委员会也会通过自身的努力,增加医师们交流、学习的机会,将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中西部地区推广下去,从而使这里的百姓获益。
对于刚刚接触无托槽隐形矫治的医师们的建议?
对于初涉无托槽隐形矫治的医师,有三点是需要注意的。一是适应证的选择,在最开始开展无托槽隐形矫治时,要谨慎选择适应证,建议初学者从简单的排齐、轻度的拥挤及关闭间隙等病例开始,避免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复杂病例;二是医师在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前,一定要掌握好正畸治疗的生物力学基础,以便更好地完成矫治设计,如在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时如何设计附件以达到对牙齿倾斜、转矩的控制等;三是治疗理念的转变,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与传统矫治技术有诸多区别,医师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循序渐进及谨慎地尝试,才能更好地掌握与应用这门技术。
在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时,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正畸医师一定要参与到病例治疗方案的设计中,且方案的总体设计应由医师来决定。产品与技术实际上是实现医师治疗理念的手段,任何技术离开了“人”,都是无从谈起的。
对于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未来发展如何看?
传统矫治技术与无托槽隐形矫治目前应该说是各有其适应证。可以说针对一部分人群,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是一种很好的技术。尽管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但技术的进步并非一朝一夕――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逐步扩大适应证时,其技术的发展也必须跟上,如材料学、生物力学、计算机相关技术等,同时也需要不断与其他技术相结合;一项治疗技术在积累了一定的尝试与成功经验后,才能不断发展,治疗范围得以扩大。
为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发展作出努力
能否请您简要谈谈哪些影响因素会影响无托槽隐形矫治的临床效果?目前国产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已经走到了哪一步?
在临床应用中,诸多因素都会对无托槽隐形矫治的临床效果产生影响,如临床医师的矫治方案的合理性、计算机模拟设计的合理性、矫治过程中的临床监控、患者的依从性等。要获得良好的隐形矫治效果,需要医患之间以及医生与隐形矫治公司之间密切沟通与合作。
国产时代天使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发展至今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技术体系。目前,70%~80%的非拔牙矫治病例及部分拔牙矫治病例已能够全程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完成。我们也必须承认这一技术目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对一些需要长距离整体移动牙齿或对转矩控制较高的病例,是目前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需要努力解决的问题。
中西部地区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应用现状?
与东部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的患者在无托槽隐形矫治方面的消费能力与意愿上确实相对弱一些,但随着该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推广的不断深入,以及互联网将信息更快捷地传播至全国各地,中西部地区居民对无托槽隐形矫治的需求正在快速增加,我们时代天使公司已经了解到了不少中西部地区患者对这一技术的需求。
对于在中西部地区推广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时代天使会做出哪些努力?
医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在面对一个新的治疗技术时,医师都应尽量的谨慎,前期的培训学习更是非常重要。建议刚刚接触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医师们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及在产品的技术支持下,从简单的病例入手,逐步开展这项治疗。
经过我们大量的临床实践与论证,可以说在合理选择适应证的情况下,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是可以用于治疗青少年骨性Ⅲ类错畸形的。我个人认为,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尝试进行复杂病例治疗的医师,应该是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经过专业训练且具有相当的临床经验的正畸专科医师。无论是有无托槽的矫治技术,都是一种工具,医师的临床思考才是最重要的。
国内的医师水平差异性较大,很多时候医师们在了解技术流程、适应证的把握方面有较多的需求,这就不只是产品的生产制作问题,更多的牵涉到了与医学相关的问题。时代天使始终以医学服务为本,对于病例的可行性我们会给医师以分析、建议与风险提示;同时,通过与医师的交流和技术支持,逐步实现医师的治疗理念与方案。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