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头条 > 口外> 牙疼误区 你是否知道该如何预防牙痛呢?

牙疼误区 你是否知道该如何预防牙痛呢?

2016-05-17 10:48:27    浏览:0    评论:0    来源: 搜狐公众平台
字体大小: - +

据了解,中国人口腔患病率高达97.6%,几乎人人都有牙病。一项统计显示,目前国人的龋齿总数约有25亿颗。但对大多数人来说,“牙痛不是病”,牙齿出了问题一般“忍”字当头,实在不得已才到医院看牙科。这种做法正确吗?当然不正确。牙痛不仅是病,而且还可能导致许多其他疾病的发生,但国人对自身牙齿疾患重视程度相当不足,在牙齿健康问题上最少存在四大误区。

误区一 牙病不是病,能拖则拖,不及时就医

案例:某报社小编,喜欢甜食,且作息不规律,久而久之左上侧磨牙在咀嚼东西时经常隐隐作痛。但她拖了四五年直到磨牙已经从内向外烂了一个3-4颗米粒大小的牙洞,才到医院就医。医生无奈地告诉她,这颗烂牙情况非常严重,但还有保留价值,必须进行根管治疗后再填补牙洞和修复牙冠,预计花费一千多元。

牙齿疾病不同于身体上其他疾病,它一般发展缓慢,但只要稍微留意就能发现问题所在,完全可以通过有效预防避免牙病发生,也可以在牙病早期及时治疗防止牙病进一步恶化。很多牙病疾患都是“拖”出来的,将牙齿最初的小问题慢慢“拖”成大问题,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再去想办法解决,不光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还要忍受更多的痛苦。

牙病不单单是牙齿本身的问题,还会带来很多其他健康问题,如牙龈出血等。若治疗不及时,极有可能引发牙源性颌面部感染,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败血症。慢性炎症还会在颜面部形成皮瘘,影响患者面容美观。牙齿疼痛,不能用该牙咀嚼,会造成面部肌肉发展不协调,造成双侧脸庞不对称,影响美观。不过,这些牙病如及时接受治疗如使用帕芙欧牙疼喷雾,上述严重后果一般不会出现,且治疗方便、迅速,痛苦也大大减轻,治疗成本也大大降低。

误区二 不爱惜自身牙齿,牙齿坏掉后就拔掉

案例:广州的一名商人,一次醉酒后不小心摔倒跌落门牙,当时没有及时处理。后来考虑到影响面容美观,才到一牙科诊所做了一颗种植牙,花费上万元。

自己口里长出来的牙齿永远是最好的。即使是价格昂贵的种植牙,在功能、形状、效用上都逊色于原来的牙齿。

人的天然牙和种植牙的最大区别在于天然牙上有一层牙周膜。牙周膜有两个重要作用,一个是感知食物软硬度,另一个是被动缓冲,这两方面作用都能起到保护牙齿、牙根的作用。目前种植牙还没有这样的功能,假牙也如此。

误区三 牙齿生长不齐不要紧,有需要时再矫形也不晚

案例:某高校一名大四学生,牙齿生长不齐,歪歪斜斜、有碍美观,但他并不在意,直到大学毕业找工作时才赶紧到口腔科寻求牙齿矫形。

很多人认为乳牙不能拔也不用拔,因为乳牙最终要被恒牙替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有人认为,牙齿畸形只是影响美观,有需要的时候再矫形也不晚。一般来说,人的牙齿在乳牙期都非常齐整,需要矫形的牙齿一般都出现在开始换牙后的混合牙期。混合牙期牙量大于骨量,后生牙没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就容易造成牙齿排列畸形,所以换牙期是牙齿矫形的最佳时期。牙列不齐是在混合牙期开始的,这时如果能及时就诊,参考家族病史、通过牙齿X片,就能轻松发现牙量和骨量的比例关系。对有牙列拥挤的患者进行减速拔牙,使恒牙和乳牙顺利完成替换,这样牙齿生长起来就整齐得多,不需要矫形治疗就能拥有一口整齐的牙齿。

因此,一般来说,在五六岁开始换牙时,家长就应该多关心孩子的牙齿生长情况。但笔者发现,很多家长忽视小儿乳牙问题,认为它们会自行脱落,不必讲究,其实不然。一般人12岁左右才能换完牙齿,如期间乳磨牙脱落,势必造成后长出来的恒磨牙移位,以致影响颌骨发育、面容美观。因此,发生龋齿的乳磨牙就应该及时补牙、治疗。

误区 四治疗怕痛,所以牙病一拖再拖

案例:广州大学城的一名大三学生,在童年时曾因龋齿到牙医门诊就医,治疗疼痛让他记忆犹新。现在恒牙坏了需要治疗,他心有余悸,宁可牙痛,也不想再去体验治牙时的痛苦。

的确,很多人把牙科门诊形容成最恐怖的地方,不仅是因为治疗时和治疗后牙齿会疼,还因为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也让人联想到恐怖的治疗情境。牙科手术和一般外科手术大不相同,做牙科手术,患者往往是清醒的,治疗时的疼痛和声音深深印入脑海,以致一提治牙,就牙根酸软,我们称之为‘牙科畏惧症’。



我也来说两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茄子口腔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请 登录注册
评论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Sorry,评论加载失败啦~~~
抢沙发,抢沙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