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约会男友一样,定期见牙医
和牙医吴华庭的谈话是从一部电影开始的,而且是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滇缅之战中,军队攻占了缅甸的一个小镇,士兵向长官报告:‘长官,我觉得这个小镇有保留的价值。’长官问:‘何以见得?’士兵说:‘我发现这个小镇上,有一家咖啡馆和一家牙医诊所。’”牙医看电影的角度真是特别,但确实,要说明一口健康洁白的牙齿与生活质量的密切关系,这个细节还真是个生动的例子。
吴华庭
主任医师,DSD微笑美学设计师, AO美国骨整合协会会员,ADA美国牙医学会会员, ITI国际种植牙协会会员,JCP欧洲牙周病联合会理事。
1
不是每个人都需要“ 好莱坞白”
吴华庭的日程表上每天预约都排得很满,而总结病人的需求,就是两点。一是求美,一是治疗牙病。而前一点,城市女性正是主力族群。
色和形是求美的两大重点,再具体说,就是牙齿的美白和牙齿正畸。这方面的意识越来越强当然是好事,但吴华庭也发现了过犹不及的问题:“我经常碰到病人举着明星或是广告模特的照片说,我就要那么白的牙齿。其实亚洲人的肤色和欧洲人不一样,偏黄的肤色更适合自然白的牙齿。
只有非常有个性的人才能驾驭那种超白的牙齿,或者是工作需要,比如经常上镜,像演员和模特。所以这种白也有个有趣的名称,叫‘好莱坞白’。但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好莱坞白。”
2
40岁仍然可以考虑矫正牙齿
也许你没有发现这个秘密,在我们身边戴着牙套的孩子,和在欧美电影里经常出现戴着牙套的小孩,岁数上会有差异。通常是前者会比后者大几岁。“人类有两副牙齿,6个月左右开始萌生的是乳牙列。
大概6岁开始陆续替换为恒牙,通常在14岁全部换完,6岁~14岁,这段时间我们称为混合牙列阶段。在这个期间,进行矫正的方式是咬合诱导,就是诱导你的恒牙生长整齐,这也是欧美和日本比较主流的治疗方式。但在国内,目前采取较多的仍然是恒牙正式更换完毕后再进行矫正。”
对于矫正牙齿年龄上限的问题,吴华庭给出的建议是“40岁之前都可以”。“恒牙更换完毕以后的牙齿矫正又分为青少年矫正和成人矫正。青少年的骨密度还没有达到最高峰,矫正较为容易。而成人骨密度高,牙齿移动比较慢,耗时也会更长,通常要两年甚至更长一些时间。从矫正年龄上来说,成人的最高限度是40~45岁,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我看到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直到70岁还带着保持器。”所以,30岁才不满意自己的牙齿形状也没问题,你还有充裕的时间进行补救呢。
3
定期拜访你的牙医
除了治疗之外,吴华庭更强调的是日常的养护。喝碳酸饮料、咬硬物的确是损伤牙齿的行为,但他的态度是比起在吃东西上处处小心,把这些精力用于牙齿日常保养,所获得的效益会更佳。
小问题解决起来花的是小力气。“老话说牙疼不是病,听这句话,就没把牙病当成一回事。但其实在国际上的统计数据中,牙病是与心血管、癌症并列的四大疾病之一。目前我们与欧美国家在口腔健康方面的主要差距,是预防保健这块做得不够。举例来说,龋齿不是一天就会形成的,它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只要认真刷牙、定期洁牙、定期拜访你的牙医,问题就不会变得严重。”
他强调了一下:“定期拜访你的牙医,务必!”相对于其他领域,牙科的医疗资源算是比较充裕的。除了公立医院外,随着医改的推进,像北京,已经有约1400家私立牙科诊所。而且牙科诊所的选址会更考虑患者的便利度,规律性地拜访牙医这事变得没那么难以做到了。
4
牙医吴华庭的健康私享
1
吃完早餐才刷牙
城市人的生活节奏很紧张,早餐吃完后就会匆匆出门去上班,一般很少有人早餐后刷牙,这是一个误区。无论是哪一餐,吃的是什么,食物残渣只要在口腔停留6个小时以后就会发酵。而晚上睡觉前大家都会刷牙,在这样的充分清洁后,早晨醒来,其实你的口腔是干净的,这时候,可以用漱口来替代,然后早餐后再仔细刷牙。
2
三餐后都刷牙
我一天三餐后都会认真刷牙。不让食物在我口腔里停留。如果把日常的牙齿养护工作设为100分的话,能够做到三餐后刷牙,就已经达到50分了。
3
刷牙不是晚上的最后一件事
刷牙之后,建议大家使用牙线。你可以做个实验,刷完牙两三分钟后,用牙线剔牙,仍然会发现残渣。而在刷牙后使用一遍牙线,能够防止邻面龋(龋坏的位置在两颗牙齿相邻部位),牙刷的刷毛很难到达这个位置,用牙线就可以解决。
4
多备几管牙膏
不同的牙膏对口腔菌群的调节各有针对性,长期只用一管牙膏,会导致菌群失衡。而且,早晨用竹盐的;中午用绿茶的,口味会更有新鲜感,刷牙的时间也能够坚持得更长些,以避免敷衍了事。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