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头条 > 口外> 上颌牙弓反复快速扩缩对大鼠环上颌周围骨缝的组织学影响

上颌牙弓反复快速扩缩对大鼠环上颌周围骨缝的组织学影响

2016-04-14 14:44:41    浏览:0    评论:0    来源: 医学论坛网
字体大小: - +

近期,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第一门诊部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研究上颌牙弓反复快速扩缩对大鼠上颌周围骨缝的组织学影响。研究指出,上颌牙弓反复快速扩缩后,环上颌周围骨缝均有明显的组织学改建,具有更高的细胞活性。该文发表在2016年第01期《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上。

选择6周龄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22只,随机分成3组:单次扩弓组9只,连续扩弓5 d后处死;反复扩缩组9只,先扩弓5 d,再缩弓5 d,然后再扩弓5 d,如此反复扩3次,缩2次共25 d后处死;对照组4只,不进行任何矫治,分别在第5天和第25天各处死两只。实验动物处死后,立即取腭中缝及与矢状方向改建密切相关的腭颌缝、额颌缝、前颌缝、颧颌缝,制作脱钙骨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学改变,酒石酸抗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破骨细胞,并进行破骨细胞计数。

组织学观察发现,单次扩弓组除腭中缝外,其他上颌周围骨缝与对照组类似,无明显组织学变化;而反复扩缩组的腭中缝及其他骨缝的多处区域受到牵拉,缝宽度增加,成骨细胞增多,纤维结缔组织被拉伸、变形,与骨缘分离,排列紊乱,亦有少数区域呈骨受压吸收现象,破骨细胞和骨吸收陷窝增多,成骨细胞减少,纤维结缔组织密集。破骨细胞计数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单次扩弓组只有腭中缝的破骨细胞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反复扩缩组各骨缝的破骨细胞数均比单次扩弓组和对照组多,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关链接:http://med.wanfangdata.com.cn/Journal/bjykdxxx.aspx


我也来说两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茄子口腔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请 登录注册
评论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Sorry,评论加载失败啦~~~
抢沙发,抢沙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