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矫正不拔牙”广告事件,我们能学到什么!
近日,小编从口腔代运营案例病例中发现了这样一则新闻,“女大学生矫正被误拔4颗牙欲哭无泪”的报纸文章。顿时口腔业界纷纷转发,各抒己见。
其实整个事件如果深究的话,可以启发我们的东西有很多,但我今天只指出几个比较明显的关键点:
一、 在诊所管理上学会分辨是非
我们往往很容易把老板的价值观强硬带入员工的价值观当中,导致老板觉得都是“为你好”,而员工觉得老板“自私”的矛盾。例如,如果一个员工本身家庭条件很好,有个好老公,从不愁钱,只想稳稳定定地有份工作,平时也做好自己的事。但就因为老板“重视她”,打算提拔,多安排些工作给这位员工做,而这位员工却拒绝了。为此,老板批评员工不上进,不是一个真正的精英。那到底是老板错了,还是员工错了呢?值得深思。
二、 宣传上学会找准患者需求
虽然这样的内容具有欺骗性,我们不应该学习。但是,如果撇开医德角度,单从口腔营销角度来讲,其口腔营销策划能力可谓出色,值得学习。本文找准了患者对正畸最大的一个困惑点——不想拔牙,从而进行有效吸引。
但如果我们冷静地想想,如果我们也能在平时的营销中找准正畸患者的这个需求点,但是在文笔上,使用高超易懂的笔法,让患者懂得拔牙不是一件让人纠结的事,而是更能够帮助大家完成正畸治疗的正常做法,如果一个应该拔牙的案例却硬是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而改变方案不拔牙,倒头来可能会导致更多后患。如果能够这样子表达能让患者释怀,那这种营销就是真的非常成功的营销。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