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头条 > 茄子动态> 张维:“一句暖心话”让医患关系更融洽

张维:“一句暖心话”让医患关系更融洽

2016-10-25 16:53:25    浏览:0    评论:0    来源: 荆楚网(武汉)
字体大小: - +

陕西咸阳一位7旬老人在延安大学咸阳医院经历6小时的抢救苏醒后,用颤抖的双手在纸上写下了“护士没吃饭“五个字,患者家属随后为护士买来了食品。10月22日至23日,《一则抢救苏醒后七旬老人颤抖写下五个字,温暖了医务工作者内心的严冬》的文章在社交平台上引发热议,众多网友被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相互理解所感动。

近年来,不断有医患关系紧张的报道频繁出现,甚至还有过患者家属暴力伤医和杀害医护人员等,医闹事件发生。一时间,在有些医院医护人员上班要穿防弹衣,有的竟然还要求医护人员学点防身术。至此,很多人在就业过程中,不愿从事医护这个高风险行业。医患之间的关系也因此而异常紧张。

人与人之间根本就没矛盾纠葛,即便是医患之间,也不应该有解不开的疙瘩,消不了得仇。最重要原因还是在于医患之间沟通和理解。可以说,身为医护人员,尽心尽力治愈患者病痛,挽救患者生命,本来就是职责所在,没有任何人想刁难患者、怠慢患者。

可能只是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对患者,或是对患者家属有点忽略。将心比心,作为医护人员每天接触众多患者抢救、医治,以及生生死死的事情,都属很正常。而作为患者家属个体,其心情也可理解,谁都想“以我为中心”,恨不得患者进医院,所有医护人员都应该放下手头上的病人,立刻都围着自己家病人。事实上,绝对不可能。除非是急诊病人,危重病人,需要马上抢救。凡事都应有个轻重缓急。否则,都要依次排队等候。

其实,在有的医院,医护人员每天工作量之大,劳动强度之繁重,我们外人是很难想象的。患者一个接着一个来,看得医生屁股都不挪板凳;在手术室内,聚精会神做手术十几个小时,甚至还更长一些时间不出手术房,有的医生手术做完了,人也摊倒地下了。这既是职业精神,更是敬业精神。

这种职业、敬业的精神,没有身临其境人就很难感受到。只要患者经过医生妙手回春,才能对医护人员生发出由衷的敬意和体谅。从“即使手术失败也不怪医生”到“护士没吃饭”,无不都说明了医患关系的融洽,需要医患双方共同来维系。“一句暖心话”让医患关系更融洽。


我也来说两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茄子口腔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请 登录注册
评论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Sorry,评论加载失败啦~~~
抢沙发,抢沙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