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头条 > 口腔新闻> 2016北京展卡瓦大讲堂“大咖辨成败”精彩回顾

2016北京展卡瓦大讲堂“大咖辨成败”精彩回顾

2016-06-13 11:02:18    浏览:0    评论:0    来源: 中国口腔网
字体大小: - +

2016年6月端午,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武汉大学口腔医院王贻宁教授、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王勤涛教授、解放军总医院刘洪臣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沈刚教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岳林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侯本祥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梁景平教授(排名不分先后,按首字笔画排列)——7位来自口腔医学各专业的权威首次齐聚一堂,针对5个跨学科病例,从各自学科角度一起分享与讨论综合处理方案,学科观点碰撞、场上妙语连连。

沈刚教授

沈刚教授率先垂范,亲自解析了一例“严重突面畸形的多学科合作治疗”,该病例是通过外科与正畸的结合治疗严重面部畸形,他一步步的解析与探讨,引爆全场。

包旭东医生

第二个病例是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包旭东医生分享的“根管治疗牙修复中龈下边缘的处理与修复方式选择”

王贻宁教授

王贻宁教授指出,随着微创修复的概念普及,Inlay,Onlay,Overlay,Endocrown各类新的修复方式得到更多口腔医生的推崇,并探讨了这类新修复方式的命名问题。

岳林教授

岳林教授表示每个病例首先应认真分析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当第三磨牙水平阻生导致第二磨牙远中根面破坏,龈阶己达根中1/2时,勉强保留远期效果是不确定的。拔除智齿后转来治疗第二磨牙,此时由咬合面远中边缘嵴进入远中破坏区进行去腐和复合树脂直接粘接修复,临床操作极其困难,根管治疗后的牙冠永久性修复的设计也很困难。是否用桩、冠边缘放置的位置等都是难以解决的问题。

李韶容医生

第三位是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李韶容医生分享的“左下后牙髓室大面积穿孔修补一例”。

王勤涛教授

王勤涛教授指出对于髓室穿孔病例是否可以考虑直接分牙,然后做2个冠修复来保留患牙,这样对于患者来说其牙周的远期愈后也会更好。

侯本祥教授

侯本祥教授就如何在修复穿孔时控制材料就位提出自己的方法。

刘宇医生

第4个是来自海军机关门诊部口腔中心的刘宇医生分享的“多学科序列治疗上前牙牙体缺损伴下牙列缺损”。同时他也是去年卡瓦梦想秀的全国十强。

沈刚教授

沈刚教授从正畸的角度指出这个病例正畸难度非常大,属于II类2分类,临床上也很容易犯错,稍有偏差会形成龅牙,并给出专业的治疗指导,需要特别注意上前牙牙冠与牙根的轴线方向,并指出在临床治疗中需要着重观察记录病人的侧面图。

王贻宁教授

最后,武汉大学王贻宁教授亲自分享了“多学科联合塑造前牙美学”,从修复及牙周的角度对于前牙全瓷修复病例,给予详细标准的治疗步骤,结合DSD,最终获得完美的修复效果。让本次活动,完美收官。

从七位大咖讨论的过程中足以看出,此次论坛是从病例解析中分享各学科治疗的经验,让广大医生在做治疗过程中,从全科角度,带着全局观思考更多。

梁景平教授

就像主持人梁景平教授开场所说:“我们是医师,不是牙匠。不仅要有专科医师的概念,还要有全科医师的概念,两者要融会贯通,相互参考。”


我也来说两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茄子口腔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请 登录注册
评论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Sorry,评论加载失败啦~~~
抢沙发,抢沙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