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头条 > 口内> 塑化失败后根管再通的研究

塑化失败后根管再通的研究

2016-01-08 14:37:56    浏览:0    评论:0   
字体大小: - +

关键词: 根管预备方法;塑化;根管预备器械

摘要 目的:探讨塑化失败后根管再通的有效方法。方法:对79例83只牙184只根管塑化失败后的患牙分别采用手用法、机用法、超声法进行根管再通,并按此三种根管预备法分为三组进行比较。结果:机用法比手用法和超声法成功率高(0.01<P<0.05);在机用组中,前牙、双尖牙的成功率明显比磨牙高(P<0.01)。结论:对直根管宜采用机用法,对弯曲根管宜采用手用或超声法。

中图分类号 R780.1

根管预备方法有数种,疗效报导不一[1~4]。对塑化失败后根管进行再通、扩大,采用哪种方法更合适,未见报导。我们对184个塑化失败后的根管分别采用手用法、机用法和超声法进行根管再通,比较三种根管预备法对塑化后根管再通的效果。

材料和方法

1. 病例收集:本文病例来源于我院的口腔门诊病人,曾作塑化,目前松动<2度,有瘘管存在或慢性根尖周炎反复急性发作,术前拍片均显示有根尖阴影而无根折者。共收集79例,83只牙,184个根管。其中男36例,女43例,年龄分布21~79岁。牙位分布:前牙6个根管,占总数的3.26%,双尖牙81个根管,占44.02%,磨牙97个根管,占52.72%。

2. 根管预备器械:手用法为日本产MANI扩大针, K型根管锉,弹性根管扩大锉。机用法的机器为西门子Sirona E1型牙科综合治疗台。慢速手机为可加压的电动马达,扩大针为日本产机用根管扩大针。超声法为法国产PU2000超声洁牙根管治疗二用机,针为与机配套的超声扩大针。所有病例所用的根管预备针均为新针,不第二次使用。

3. 根管再通效果判断标准 成功:牙片示扩大针达根尖,无侧壁穿孔。失败:牙片示扩大针未达根尖;或根管侧壁穿孔;或扩大针尖折断于根管内。

4. 治疗方法:病人随机分组,根管再通预备由一人操作。采用手用法的根管,为A组。找到根管口后,用 15#扩大针或K锉或弹性锉参照牙片的根管长度扩至根尖,或扩至患者略有感觉。如15#针无法扩入根管,试用根管口开通器开通后,再用 15#往根尖方向扩,边扩边用3%双氧水冲洗。 15#针如能通畅至根尖,扩大针留在根管内拍片,得出较正确的根管长度。

采用机用法的根管为B组。也从15#开始,冲洗液为通过该机器的过滤水,边冲洗边作上下提插运动,转速为中速, 如遇阻力,稍加速,并根据X片,朝根尖方向稍加压,待病人有所感觉或测量牙片的根管长度,估计已达根尖,取15#针留根管内拍片。

采用超声法,为C组。同样从15#起,输出功率为中档,冲洗液为过滤水,遇阻力时加大输出功率。待估计达根尖,留针拍片证实。

结 果

三组根管再通的总成功率为64.67%,其中B组的成功率较其它二组高,经卡方检验,有显著性差异 (0.01<P<0.05),如表1所示。B组的牙位对成功率影响较大,前牙和双尖牙的成功率明显高于磨牙,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如表3所示。牙位对成功率的影响在A组和B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如表2和表4所示。本文失败共65只根管,其中侧壁穿孔15只根管,占23.08 %,未达根尖50只根管,占76.92 %。各组失败原因的构成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侧壁穿孔以B组为多,未达根尖以A组和B组为多,如表5所示。

  表1 三种根管再通法的成功率比较

  组别成功失败合计成功率(%)

  A32255756.14

  B51156677.27

  C36256159.02

  合计1196518464.67

  x2=6.340.01<P<0.05

  表2 A组牙位对成功率的影响

  牙位成功失败合计成功率(%)

  前、双尖牙14122653.85

  磨牙18133158.06

  合计32255756.14

  x2=0.10P>0.05

  表3 B组牙位对成功率的影响

  牙位成功失败合计成功率(%)

  前,双尖牙2722993.10

  磨牙24133764.86

  合计51156677.27

  x2=7.38P<0.01

  表4 C组牙位对成功率的影响

  牙位成功失败合计成功率(%)

  前,双尖牙21113265.63

  磨牙15142951.72

  合计36256159.02

  x2=1.22P>0.05

  表5 三组失败原因构成比较

  失败原因ABC合计

  侧穿213015

  未达根尖2322550

  合计25152565

  x2=44.87P<0.01

讨 论

由于塑化疗法不要求扩大根管,省时省力[5],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成功率约在63%~70.7%[6]。当根管内剩余牙髓较多导致塑化不全而失败时,再作治疗保留患牙往往比较困难。我们将这类治疗上比较棘手的病例用三种方法试作再通,比较其效果,分析机理,以便选择最佳方法。

1. 三种再通法的成功率比较:如表1所示,机用法较手用法和超声法容易扩通塑化失败之根管。由于机用扩大针的转速和压力使它在根管内塑化物中强行通过,而手用法和超声法缺少这种速度和压力,对塑化比较完全的根管段难以再通,因此,我们认为机用法对塑化后的根管再通有其独到之处。

2. 牙位对根管再通的影响:B组前牙和双尖牙较磨牙容易再通成功的结果,可能与下颌近中根管及上颌颊侧近中根管常有一定的弯曲度有关,根管先向近中,然后呈弧形弯向远中,造成根管的近中侧壁穿孔。而前牙、双尖牙和磨牙的其它根管均较直,遇阻力时加速和加压不易引起侧壁穿孔。手用法和超声法无机用法的冲击力,对弯曲和直根管内的塑化物均不能冲破,但也不易造成侧壁穿孔。因此,选用机用法时应注意牙位,仔细阅读牙片,对弯曲根管慎用或不用机用法。

3. 再通失败原因分析:再通失败原因主要有:①扩大针无法到达根尖。由于根管冠段或中段已被塑化物堵塞[4] ,而根尖段未被塑化成为感染来源的死腔。扩大针必须通过堵塞部分达到根尖段才能消除炎症,但凝固后的根管内塑化物质地较硬,手用或超声扩大针无法进入,导致再通失败。②扩大针折断。由于用力过猛或加压力的方向与针有一定的角度,造成针折,针尖部分留在根管冠段或中段,根尖段的根管仍为死腔。③侧壁穿孔。术前未仔细读片,不了解根管的弯曲度和方向,而盲目使用机用法极易造成侧壁穿孔,将细菌等毒性物质带至牙周组织。

总而言之,我们认为对直根管的再通宜采用机用法,而对弯曲根管的再通宜采用手用法或超声法。对塑化后的弯曲根管的再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我也来说两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茄子口腔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请 登录注册
评论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Sorry,评论加载失败啦~~~
抢沙发,抢沙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