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头条 > 热点医讯> 妙手、仁心、口碑!深圳好医生应该是这样的!

妙手、仁心、口碑!深圳好医生应该是这样的!

2016-04-26 17:27:12    浏览:0    评论:0    来源: 深圳商报mp
字体大小: - +

13万网友历时2个月时间,

累计网络投票140万次,

深圳商报评选的20名深圳好医生于去年11月27日诞生。

评选结果公布后,

无论是医生同行,还是患者、普通市民,

通过各种渠道纷纷表示,

这些获奖者“实至名归”!

从今天起,商报君将与深圳商报同步推出专栏,陆续刊发首届“深圳好医生”评选20名获奖者的专访。

首届“深圳好医生”评选活动,由深圳商报社、挂号平台“就医160”联合主办,并特邀深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深圳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作为专业指导单位。

按照活动评选规则,参评医生的评选得分由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两部分构成,其中网络投票环节占最终评选结果的70%权重,专家评审环节占最终评选结果的30%权重。从评选规则设置来看,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海选”。

首先,报名参选不设“门槛”,无论参选人来自哪家医院、哪个科室、什么职称,只要愿意参加都可以报名;

其次,任何一位市民,只要愿意,都可以为自己心目中的“好医生”网络投票。

曾经有人质疑,如此不设“门槛”的海选,能否选出真正的好医生?

令人欣喜的是,当市民投票结果呈现在评审专家面前时,得到了他们的一致认可。这些评审专家来自深圳市医师协会、深圳商报社、就医160、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等单位,还有深圳市人大代表、深圳市政协委员和市民代表。

“深圳好医生”专家评审组组长、深圳市医师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天星说:“由市民票选出来的前20名获奖者,很多我都熟识,他们在行业内也有很好的口碑。希望这样的活动能继续办下去,这对于让市民和患者更多地了解医生、和谐医患关系都有益处。”

专家评委、深圳市中医院周大桥主任:

“这次活动既让患者更了解医生,获奖者的事迹也为更多年轻的医生树立了榜样。”

患者麦女士

今年已经72岁的麦女士在2013年曾因为左小腿肿胀疼痛就医,服药一年多症状未得到改善。几经周折,麦女士最后前往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就医。在这里,她遇到了梁真医生。历经19天,在梁真耐心、细致的检查下,最终找到了麦女士的病根——左小腿血管里的血栓。有针对性地进行溶栓治疗后,困扰麦女士一年多的疾病,药到病除。得知梁真医生入选首届20名“深圳好医生”,麦女士竖起大拇指由衷地说,“实至名归。”

专家评委、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陈斌:

“这些获奖者,符合‘妙手、仁心、口碑’的评选要求,希望下一届有更多的医生参与到评选中来。”

首届“深圳好医生”获奖人,是从报名参选的30多家医院的200多位医生中选出。由于参选者当中的好医生太多,在评审专家的一致要求下,主办方将最初设置的30名提名奖,扩增至60名。20位首届“深圳好医生”获奖人,和60位“深圳好医生提名奖” 获得者的名单,被一并公布在2015年11月27日的深圳商报上。

“有胆量来参加评选,并接受市民投票的医生,都是很不错的医生,所有参与的医生都应该表扬。”评委周大桥说。

架起医患沟通的桥梁

深圳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吴本清在此次评选中获得了最高的网络投票。他告诉记者,能同时得到患者和专家认可,他深感荣幸,同时也感到责任在肩。“好医生评选有利于市民更好地了解医生,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感谢深圳商报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所做的不懈努力。”吴本清说。

吴本清:新生儿科里的“吴伯伯”

早晨8时,深圳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病房,在此起彼伏的婴儿哭声中,该科主任、“好爸爸”吴本清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的患者是全院年纪最小的——刚出生至28天的新生儿,小患者健康出院,带给一个家庭的希望,吴本清的妙手仁心让他收获了众多父母粉丝。

21年前被救早产儿成今日护士

新生儿科的ICU重症病房内,24周的早产儿在保温箱中踢着瘦弱的小腿,虽然仪器监测着患儿每一刻的状况,但吴本清仔细询问患儿的各种情况后,嘱咐主治医生仍需24小时“盯着孩子的情况”。

新生儿科有80%的患者都是属于重症患者,疾病起病急、变化快,随时可能出现呼吸停止,这对新生儿科的医生要求更高。1994年来到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后,在没有先进仪器的年代里,吴本清需要依靠无时无刻盯着保温箱中的小患儿来获悉患儿的每一丝变化,在22年中,他用细心和耐心千锤百炼出今日的“妙手”。从十几张病床到如今的百张病床,吴本清带领新生儿科同事从死神手中抢回难以计数的新生患儿的生命。仅2015年,该科就抢救了1400多例新生患儿,抢救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除了存活率,早产儿救治后的生活质量也是衡量新生儿科水平的重要指标,这也是家长关心的焦点。患儿出院后的健康成长,让吴本清体验到了当一名新生儿科医生的成就感。2015年3月,吴本清到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新生儿科讲课,参观新生儿科ICU病房时,无意中发现该科一名优秀的护士黄怡就是他在21年前救治的出生仅28周不到、体重只有3斤重的早产儿。吴本清很激动,“当年的早产儿如今成为了一名护理早产儿的护士。”他说。所以,除了在新生儿科工作,他也在儿科开设了门诊,门诊患者多为此前在新生儿科诊治过的患儿,门诊能够让吴本清了解到患儿出院后的生活质量。

假如这是你的孩子,你会怎么做?

在产科,一声婴儿的啼哭预示新生命的降临,但在新生儿科,患儿一声异样的哭声都有可能预示着病情变化,“所以医生需要高度责任心。”吴本清说,新生儿科的患儿处于无陪护状态,“这意味着,家长将患儿的全部交给了我们,吃喝拉撒都由我们来负责,这就要求我们要更有责任心。我经常和科室的医生说,假如这是你的孩子,你会怎么做?”吴本清强调“医者需要父母心”,对于幼小的患儿,更需要发自内心的爱,任何用药和检查都要慎之又慎,坚守一名儿科医生的操守,这种“仁心”也正通过吴本清的临床教学传授给新的新生儿科医生。

在从业过程中,让吴本清心痛的是,有的父母在面对患儿未知的健康状况时临阵逃脱,一些患儿被遗弃在新生儿科。幸运的是,吴本清和同事们的“仁心”让爱从未缺席,只要有弃婴,他们第一要务就是“来了就要救”,同时,在吴本清的带动下,科室医生和护士都承担起弃婴的护理和生活,当起了弃婴的临时父母,为弃婴购来了纸尿裤、奶粉、奶瓶等用品,如父母般照料弃婴。2014年,一出生就被遗弃的邓邓在新生儿科住了11个多月,每天获得医生护士的悉心照顾,在成长过程中,科室还为他换了大一点的婴儿床 。

患儿眼中他是亲切好玩的“吴伯伯”

在儿科门诊,记者看到,面对每一个患儿,吴本清都是笑容可掬。有的患儿哭着进诊室,他就打起响指,引起患儿的注意,有时候,他就拿起桌上的小物件让患儿握着玩,大多数看完病的患儿笑着离开诊室。在患儿的眼中,吴本清不是可怕的白大褂,而是他们亲切好玩的“吴伯伯”。

“作为一名儿科医生,要掌握儿童心理学的知识,懂得和儿童沟通的技巧。”吴本清说。所以,在他的诊疗过程中,一些细节无不透露着他的用心,比如,他会将压舌板留在最后一步,尽可能让患儿能在一种愉快的心情中完成治疗,在逗患儿玩的时候迅速完成心肺的听诊。在多年的门诊经历中,吴本清一直保持门诊“零投诉”的记录。

除了治病救人,作为一名儿科医生,吴本清还负起了科普的责任,只要有父母关心的儿科医疗问题,他都不遗余力地在门诊,或是通过微信等途径为家长进行科普,消除了不少家长的疑虑,也让家长学会科学育儿。

吴本清在深圳的父母群当中一直有口碑。前不久,一位患儿妈妈在微信朋友圈中分享了一段吴本清的诊疗经历,讲述吴本清治病时的温和、耐心、细心,没想到,这一条朋友圈的信息让不少父母找到共鸣。有的父母称,孩子从出生后就一直找吴本清看病,他们已经是吴本清的粉丝。有的父母称,有时候,为了让患儿不中断治疗,即使在休假当中,吴本清仍到医院为其开药。有的患儿长大成父母后,带着自己的子女,继续找到吴本清治疗。

对吴本清,不少家长表示,有种家人般的信任感,所以当深圳首届“好医生评选”活动开始时,这些家长也自发地为吴本清投票,认为他就是家长们心目中的好医生。

在首届好医生评选中,

共有5名中医入选!

他们分别是:

深圳市中医院推拿科主任医师林远方

深圳市中医院颈肩腰腿痛专科主任医师陈小砖

深圳市中医院风湿病科主任医师张剑勇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曹田梅

罗湖区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罗江萍

能有5名中医入选,说明深圳市民对中国中医药传统文化的认可。

首届“深圳好医生”评选,

给获奖医生带来了不小的变化!

获奖者之一、龙岗中心医院骨关节科副主任叶俊强坦言,在整个评选过程中,常常有患者打来电话表示正在给他投票。“患者投出的每一票,对于医生都是最好的肯定。”叶俊强说,直到现在,他在门诊和查房的时候还能常常听到患者说起“深圳好医生”评选,可见活动的影响力。

获奖者之一、龙岗中心医院消化内科的杨兵医生表示,首届“深圳好医生”的评选是建立在公平、公开的基础上,医生还能直接看到患者在网络投票平台对医生的评论。“在评论中,我看到了不少曾是自己的患者,现在已经康复。这些评论是最真实的。” 杨兵说,参加了好医生的评选,不但获得了荣誉,也成为了一种动力。希望深圳商报把“深圳好医生”评选活动办成固定的品牌项目,向外界推介深圳的“好医生”。


我也来说两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茄子口腔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请 登录注册
评论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Sorry,评论加载失败啦~~~
抢沙发,抢沙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