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头条 > 口外> 口腔专科护理 预防宣教更重要

口腔专科护理 预防宣教更重要

2016-05-12 11:55:08    浏览:0    评论:0    来源: 新浪网
字体大小: - +

口腔门诊护士与其他综合医院护士不同。口腔门诊护士贾明玉说,自己初来口腔医院才发现口腔科根据专科特点,护理特点也不同。“我用了一段时间去学习掌握口腔科常见病种,熟悉各项诊疗常规、流程。”贾明玉经过学习后很快熟练了各种材料的调拌技术,提前做好配合准备工作,对使用器械进行消毒和无菌处理等。

随着在口腔医院工作的时间越来越长,发现口腔护理更重要的是对患者的科普教育。在完全胜任本职工作的同时,她和同事积极参与编写口腔预防科护理常规、护理操作流程、健康教育宣传手册及科室历年口腔预防保健知识的汇编工作等。这些也是每一位口腔专科护士的日常工作缩影。她们在工作中意识到,作为口腔专科护理人员,给患者普及更多的口腔科普知识与配合临床工作同等重要。

搅拌技术不熟练以为被骂

却得到了导师的鼓舞

“刚上班的时候,很多业务不熟练,面对病人时心里很容易紧张,甚至手脚都会发抖。记得当时是调印模材料,现在看来很简单很基础,拿起印模材料,手一直在抖,急的我满头大汗。”护士刘楠说,当时面对躺在椅上的病人,医生催促的目光,她一边忙着手上的操作,一边安慰着说,“好了,快好了,您稍等一会就好。”但依然心急如焚,手忙脚乱,旁边的老师看到此刻窘态,“你先休息下,看着我来操作,慢慢学,不着急。”瞬间她就有了温暖依靠的感觉,在老师耐心细致的指导下,刘楠很顺利的调好了材料,这也奠定了后来在工作中她最擅长的调制印模材料的操作技能。

初次接触唇腭裂患儿

从“无奈”到引导序列治疗

“每天我都会陆陆续续接到来自各个地方唇腭裂父母打来的咨询电话。”颌面外科护士杨彬婷说,从接到电话那一刻起,从她从事这份工作起,就开始慢慢懂得另一种别样的爱。2012年,杨彬婷来到颅颌面整形外科,“记得第一次接触到这样的孩子,我的内心有些焦虑,不知道怎么去帮助他们,后来,经过系统学习掌握了唇腭裂的相关知识后,开始全心全意为这些特殊的患儿服务。”

当一个先天有缺陷的宝宝降临的时候,对于一个完美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重重的打击,父母的不安与担心是理所当然。唇腭裂的儿童治疗时不仅有手术治疗还有后续的序列治疗,护理人员,换做谁都需要时间去调整,去接受的,更何况唇腭裂患儿的治疗过程不像感冒了吃药打针那样简单,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如果这万分之一的事情偏偏就发生在你的身上,你就不得不坚强面对,不得不储备足够的能量来照顾他们。所以一旦进入唇腭裂序列治疗,父母们照顾、配合的节奏就要步步紧跟,3个月的唇裂手术,1岁的腭裂手术,9岁的牙槽植骨手术……一系列的治疗,每个环节的关注、引导、照顾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期,作为旁观者,听起来都会觉得困难重重,不能坚持。

四年的工作,不论是唇腭裂父母还是患儿本身,杨彬婷和同事一起感受着患儿家属的心酸、无奈、担忧,又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帮助众多患儿和家属度过这段非常的引导序列治疗期。

为什么我们在那么忙的环境中能做到有条不紊?因为我们有一整套完整的护理工作流程的指导,按照流程我们积极的开展日常工作,应对突发事件;我们有一套规范的制度,来协调我们内部,我们与医生,我们与病人之间的关系;为什么面对病人我们能面带微笑,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因为我们有一个梦,从踏进医院大门那天起,我们就在心里默默宣誓,要继承南丁格尔的精神一路前行,南丁格尔精神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工作的指南、服务的标准。


我也来说两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茄子口腔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请 登录注册
评论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Sorry,评论加载失败啦~~~
抢沙发,抢沙发啦~~~